更新时间:2021年11月10日 17:27:08

白灵菇出菇期常见生理性病害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0日 17:27:08 来源:惠农网用户投稿 作者:编辑小土豆 阅读量:5389
导读:白灵菇又叫做雪山灵芝、鲍鱼菇等,是可以人工栽种的一种菌类,但是在栽培白灵菇时,要注意防治出菇期常见病害,下面一起来了解具体的防治技术。

白灵菇又叫做雪山灵芝鲍鱼菇等,是可以人工栽种的一种菌类,但是在栽培白灵菇时,要注意防治出菇期常见病害,下面一起来了解具体的防治技术。

白灵菇出菇期常见生理性病害防治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菌丝徒长

可以降温增湿,增大菇房温差,以抑制菌丝生长,促进子实体分化。此外若是菌皮过厚的,用刀片纵横划破菌皮,重喷水,并加大通风量,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

2、菌盖发育不全

加强菇房管理,通过加温、保温等一系列措施,人为创造10℃左右的温度环境,避免畸形菇的发生。协调菇房内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工作,在保证菇房内有适宜温度的前提下,尽量加大通风量,保持空气新鲜。

3、长柄菇

主要因菇房通风不良,室内缺氧,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或者是光照不足、温度偏高等均会诱致长柄菇。可以适当增加散射光照或人工补光至100lx以上。此外加强通风,降低温度。

白灵菇出菇期常见生理性病害防治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4、菇体萎缩

形成原因很多,如营养供应不足,导致部分小菇蕾死亡。高温高湿,菇房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幼菇闷死。防治方法是加强菇期管理,科学调控菇棚内温、湿度,增加散射光照或人工补光,并强化通风管理,保持菇房空气清新。

5、烧袋

多由于发菌期间,由于菌袋堆垛太高、太密,引起袋内料温升高,氧气缺乏,造成菌丝生活能力下降或死亡。防治方法是掌握好接种季节。当地气温在30℃以上时切勿开始制袋接种,即使在9月上旬,若气温仍高于30℃时,也不要开始制袋接种。9月份发菌,气温忽高忽低,为防止烧堆,堆垛以4层为宜,堆垛之间的距离为20cm。在层与层之间放上两根竹竿,使两层菌袋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以利通气。

白灵菇出菇期常见生理性病害防治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6、出菇慢且不整齐

具体防治方法一是让菌丝在适宜温度下充分繁殖,当菌丝长满菌袋后不要马上进行出菇管理,让菌丝再继续生长一段时间,充分分解吸收培养料中的营养,达到菌丝浓白、浓密,手抓菌袋有坚实感后再进行出菇管理。二是统筹调控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通风和光照,使环境条件达到出菇时的最佳要求再进行出菇管理。三是采取催蕾措施。如搔菌、低温和温差刺激等,促进早出菇、整齐出菇。

以上就是关于白灵菇出菇期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了,出菇期是白灵菇的关键期,对其品质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务必要做好以上防治管理工作。

关于白灵菇出菇期病害防治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张玮
张玮·高级讲师、高级农业技术指导员 | 详情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
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
32咨询量
擅长:植物、园艺、食用菌等专业的理论教学及生产实践指导
限时免费提问
聂烽锋
聂烽锋·中级农艺师 | 详情
清远市腾朋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15咨询量
21回复量
擅长:小白菜,花生,冬瓜,西红柿,红薯,南瓜,辣椒,韭菜,草莓,百香果,柑桔,葡萄,火龙果,荔枝,圣女果,水稻,玉米
限时免费提问
李根宽
李根宽·高级农技师 | 详情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山西中农乐农业科技
4577咨询量
5412回复量
擅长:擅长苹果,梨,桃,葡萄,核桃,花椒,樱桃,柿子等种植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舒小军
舒小军·食用菌种植专家 | 详情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
536咨询量
618回复量
擅长:擅长各类食用菌的种植生产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