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年02月16日 17:26:26

2022年“土里捂”小麦春管促生长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16日 17:26:26 来源: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作者:编辑小土豆 阅读量:9665
导读: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播期明显拉长、普遍推迟,苗情复杂、长势偏弱,特别是河北、山西、陕西部分地区小麦冬前不能出苗,形成“*里捂”。

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播期明显拉长、普遍推迟,苗情复杂、长势偏弱,特别是河北、山西、陕西部分地区小麦冬前不能出苗,形成“*里捂”。“*里捂”小麦一般在土壤中越冬,随早春土壤化冻破*出苗,生育进程推迟,根系分布较浅,个体生长偏弱,抗灾能力较差,甚至个别田块春季也不能出苗或出苗不齐,对保夏粮小麦丰收带来不利影响。当前“立春”已过,“雨水”将至,黄淮海地区小麦由南到北陆续返青,进入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按照“促出苗、保全苗,早管理、促早发,保粒数、增粒重”的技术路线,坚持一个“早”字,抓好一个“促”字,强化一个“防”字,加强“*里捂”小麦春季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力争夺取好收成。

2022年“土里捂”小麦春管促生长技术意见-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一)促出苗保全苗。2月中下旬,气温回暖、表*解冻后,及时查看出麦情况,因地因墒及早管理,促全苗、保群体、争穗数。对表墒偏差的麦田,如果地表5厘米以上土壤干旱(相对含水量低于70%),在日均气温稳定通过3℃时,进行小水湿润灌溉,有喷灌条件的麦田可采取微量喷灌,湿润表*,保证种芽吸水,促进出苗。切忌大水漫灌,以防淤苗和种芽窒息。对土壤板结的麦田,如果年前积水过多、春季返浆后表*湿度过大、出现表层板结,要及时浅锄轻划(如用三齿耙锄划),破除板结,增温通气,以利幼芽安全出*。对长根较好的麦田,如果小麦种子根已下伸3厘米以上,早春严禁灌溉,也无需动*管理,既杜绝过早镇压,防止临近出苗的小麦嫩芽嫩根损伤折断,又避免盲目锄划,以免扰*伤根、表*过快失墒,影响出苗生长。早春管理重点是严防出苗期鸟雀等扒*啄种啄苗,以免造成出苗不全、缺苗断垄。对出苗较差的麦田,如果春季未出苗、冬前未萌动不能通过春化阶段、出苗过晚或缺苗断垅严重,提前做好改种准备,因地制宜选择改种春玉米等粮食作物,推进以秋补夏。

2022年“土里捂”小麦春管促生长技术意见-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二)早管理促转化。按照生育进程,加强肥水调控,促转化、增粒数、增粒重。三叶期前,尽量不灌水,尽可能保障较高地温,促苗生长。分蘖期,对缺墒麦田可进行适度镇压提墒,有喷灌条件的可喷水10—15毫米(亩喷水7—10方),补充表墒,同时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类生长促进剂,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培育健壮群体。拔节期,亩追尿素15公斤左右,结合浇水40—50方,保穗促花保粒。抽穗开花期,浇第二水,每亩浇水40—50方。灌浆期,做好“一喷三防”,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或与芸苔素内酯、尿素混喷)1—2次,强化冠层光合功能,促进籽粒灌浆。

2022年“土里捂”小麦春管促生长技术意见-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三)控病虫防流行。由于“*里捂”小麦春季群体覆盖度小,行间易滋生杂草,在小麦拔节前,应重视抓好杂草防除,以除灭阔叶杂草为主,兼治禾本科杂草。化学除草应掌握适期、适量、均匀施药,严防除草剂药害。密切关注纹枯病、茎基腐病、赤霉病、蚜虫和吸浆虫等主要病虫发生情况,根据预测预报和田间调查及时防治。

(四)防灾害减损失。密切关注气象预报,提前做好灾害预警,实时调整灌水时间和喷施生长调节剂,严防“倒春寒”和后期干热风危害。播种量过大的麦田,要严格控制春季过早过量施肥,特别注意防止后期倒伏。在籽粒蜡熟末期和完熟初期及时收获,严选合格机械,规范收割过程,提高机收效率,着力减少收获落粒损失。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康靖
康靖·高级农艺师 | 详情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
西平县农业农村局
4518咨询量
6403回复量
擅长:擅长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王金玉
王金玉·高级农艺师 | 详情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
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7304咨询量
10690回复量
擅长:擅长日光温室栽培管理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苗永建
苗永建·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
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12409咨询量
13318回复量
擅长:擅长茄子、土豆、西红柿、辣椒、鲜玉米、黄瓜、大豆、其他粮油作物、水稻等蔬菜/粮油作物种植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