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年02月28日 16:21:57

对虾孢子虫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8日 16:21:57 来源:惠农网用户投稿 作者:编辑小土豆 阅读量:40755
导读:对虾孢子虫病又称“棉花虾”,主要感染对虾的性腺和横纹肌,引起肌肉白浊、不透明,组织松散柔软,失去弹性,虾在发病一段时间后死亡。那么对虾孢子虫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一起来了解下。

对虾孢子虫病又称“棉花虾”,主要感染对虾的性腺和横纹肌,引起肌肉白浊、不透明,组织松散柔软,失去弹性,虾在发病一段时间后死亡。那么对虾孢子虫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一起来了解下。

对虾孢子虫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对虾孢子虫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虾苗种就可能携带肝肠孢虫,即使数量级不高,如果不及时防控,40天左右就爆发;从外水体、底泥也会有孢虫数量,所以不要忽略防控。

对虾孢子虫病如何防治?

1、虾苗检测

选择经过PCR检测的虾苗不会携带有害病毒,可有效地避免病毒由虾苗带入养殖池,养殖者在购买虾苗时一定要对虾苗进行检测,以降低养殖风险。

2、严格清塘

有条件的先用挖掘机或者推*机把底层淤泥清理干净,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来清塘,充分曝晒半个月以上,减少淤泥中病原菌的存在。

对虾孢子虫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3、把控水源质量

防止外源水的进入或换水时把感染了微孢子虫的水源带入塘口中,需要严格的防控、消毒。

4、防控早投大苗

建议在标苗就进行肝肠孢虫的防控,首先集中标大苗可以降低感染肝肠孢虫之后的处理难度,其次大苗体质更好,抗虫能力也更强。

5、平时多用芽孢杆菌

特别是投喂量比较大的养殖中后期,大量的芽孢杆菌使用非常有必要,高频率大量的额外补充芽孢杆菌,将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及时的分解掉,这样即可避免很虫害和细菌。

对虾孢子虫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6、坚持少量多次使用生石灰

每天每亩水面均匀泼洒15到20斤生石灰,这样连续使用5至7天,就算有虾感染孢子虫,排出到水体中的孢子虫孢子也会被杀死。

7、安全的药物进行防控

使用乐畅桉树精油,具有抗虫和抑虫的效果,能够有效抑制寄生虫感染,定期防控减少感染几率,并且不会对虾体和水质造成污染。

以上就是关于对虾孢子虫病的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方法介绍了,在对虾的养殖过程中,要是操作不当,容易导致病害发生,造成养殖效益下降,因此务必要做好防治工作。

关于对虾孢子虫病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余四仿
余四仿·水产养殖工程师 | 详情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
嘉鱼县渡普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669咨询量
1804回复量
擅长:擅长鱼、虾、蟹养殖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胡浩泉
胡浩泉·养殖技术员 | 详情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
广东海洋大学
1053咨询量
577回复量
擅长:擅长鱼苗,虾,蟹苗,鲫鱼等海淡水鱼虾养殖技术指导
限时免费提问
郭江涛
郭江涛·高级畜牧师 | 详情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97咨询量
21回复量
擅长:鲈鱼、鲢鱼、锦鲤、鲤鱼、罗非鱼、虾等水产养殖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