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年12月14日 16:00:48

鲮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4日 16:00:48 来源:惠农网用户投稿 作者:编辑359 阅读量:16164
导读:鲮鱼又称土鲮、鲮公、雪鲮、花鲮等,是淡水鱼类,常栖息于南方水温较高的水体中,水温在15-30℃时食欲旺盛。鲮鱼肉质细腻,味鲜肉美,不管是红烧还是炖汤都非常美味。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鲮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我们一起来看看。

鲮鱼又称土鲮、鲮公、雪鲮、花鲮等,是淡水鱼类,常栖息于南方水温较高的水体中,水温在15-30℃时食欲旺盛。鲮鱼肉质细腻,味鲜肉美,不管是红烧还是炖汤都非常美味。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鲮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我们一起来看看。

鲮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池塘准备

准备一个面积为5-8亩的池塘,水深控制在1.2-1.5米。池塘中的污泥不得超过20厘米,过深的淤泥会影响水质,滋生有害细菌和寄生虫。因此,应及时清除过深的淤泥,保持池塘底部相对清洁。

2、鱼苗投放

放苗时间通常在6月至10月,根据各地上市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6月底到8月初,第二阶段是8月至9月初,第三阶段是9月至10月初。

3、养殖密度

高密度放养一般可亩放1000尾左右,在一定的养殖面积内,鲮鱼的数量可以根据池塘条件、水质情况和养殖技术进行调整。高密度养殖可以提高产量,但同时也需要更加严格的水质管理和病害防治。

鲮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4、水质管理

鲮鱼对溶氧的要求不高,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在水温20℃至28℃时,即使溶氧量低于1毫克/升,鲮鱼仍能正常摄食。溶氧量低至0.24毫克/升时还未出现窒息,因此可以高密度放养。

5、投饲管理

鱼苗下塘后,初期以豆浆为主,菜饼为辅食,一天需要泼洒三次左右的豆浆,并适量添加菜饼。鱼苗培育约半个月后,可以在池滩脚下种浆,分塘后的鱼苗要根据地质的好坏进行施用有机肥

6、病害防治

鲮鱼抗病性较好,但育苗期间容易得气泡病,因此要做好气泡病的预防工作,定期清理水塘并注入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洁。

鲮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以上就是鲮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的介绍,鲮鱼适应性强,能够在较为复杂的水环境中生存,养殖时,要保持水质清洁卫生,同时要确保水温和水质稳定。

关于鲮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肖新明
肖新明·技术员 | 详情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
湖南省怀化市职业技术学院
3759咨询量
4808回复量
擅长:擅长淡水鱼,青鱼,鲢鱼,鲫鱼,鲤鱼,小龙虾,泥鳅养殖
限时免费提问
余四仿
余四仿·水产养殖工程师 | 详情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
嘉鱼县渡普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593咨询量
1800回复量
擅长:擅长鱼、虾、蟹养殖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巩华
巩华·水产养殖专家 | 详情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1047咨询量
963回复量
擅长:擅长草鱼,鲫鱼,鲤鱼等淡水鱼养殖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