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7日 16:00:00

高温晴热天气如何加强水稻田间管理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7日 16:00:00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作者:夏照明 阅读量:9013
导读:在持续高温晴热天气下,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如水分流失加快、光合效率下降、授粉受阻、病虫害加重等)。针对秧田期、分蘖期、孕穗抽穗期、成熟期的生长特点,需采取针对性田间管理措施。

在持续高温晴热天气下,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如水分流失加快、光合效率下降、授粉受阻、病虫害加重等)。针对秧田期、分蘖期、孕穗抽穗期、成熟期的生长特点,需采取针对性田间管理措施。

核心原则

以水调温:水是应对高温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通过控制水层深度来调节田间小气候温度和湿度。

科学施肥:高温下肥料利用率降低且易产生肥害,需调整施肥策略,增施磷钾肥和硅肥,增强抗逆性。

预防为主:高温干旱易诱发病虫害(如稻飞虱、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等),需加强监测,提前预防。

减少扰动:高温时段避免不必要的田间操作(如喷药、除草等),以免加剧蒸腾和损伤植株。

高温晴热天气如何加强水稻田间管理-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一、秧田期

秧田期是水稻育苗的关键阶段,高温易导致水分快速蒸发、秧苗易失水萎蔫,秧苗叶片灼伤,根系缺氧(积水时)或干旱胁迫,生长受抑,秧苗素质下降管理等。核心是保湿降温、促根壮苗。

·保水护苗:保持3-5厘米水层,利用水层缓冲高温,降低泥温和水温,避免烫伤,并给幼苗提供充足水分。但要注意不能淹没秧苗心叶。

·灵活补水:正午高温时段若水面蒸发快、秧苗叶片卷曲,对于旱育秧,在无遮阳网且高温时,可在早晚(9点前或16点后)补浇清水,降低叶面温度。忌中午高温浇水,温差过大易伤根。

·覆盖遮阳网:有条件的可以在晴热高温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在秧田上方搭设遮阳率50%-70%的遮阳网,可显著降低温度。

·看苗追肥:高温下秧苗生长可能偏弱,可在傍晚结合灌水,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抗逆性。避免高温时施肥。

二、分蘖期

分蘖期是水稻构建群体结构的关键阶段,高温会加速植株蒸腾、导致土壤干旱,还可能使分蘖芽分化受抑(分蘖数减少),同时杂草和虫害(如稻飞虱、二化螟)易爆发。管理核心是浅水促蘖、控旺防害。

·浅水促分蘖:保持2-3厘米浅水层,或采取湿润灌溉,通过水层调节地温,保持根系活力。避免长期深水淹灌导致根系缺氧、烂根。

·适度晒田控旺:在分蘖数达目标80-90%时,排水晒田3-5天,至田面微裂、白根外露、叶色初褪淡,即复灌一次薄水层(1-2厘米),待落干后再晒。如此循环1-2次。

·早施分蘖肥:在插秧后5-7天,适当减少氮肥用量,避免造成徒长和肥害。可增施磷钾肥,如使用(高氮)复合肥

·增施硅钾肥:叶面喷施硅肥和0.2%-0.3%磷酸二氢钾,能显著增强叶片和茎秆的机械强度,提高耐高温、抗旱、抗病虫能力。

·除草:高温下杂草生长快,结合追肥撒施苄嘧・丙草胺、苄嘧・丁草胺等封闭除草剂,施药后保持浅水层5天左右。

·病虫害:注意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等,在傍晚喷施。注意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

高温晴热天气如何加强水稻田间管理-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三、孕穗抽穗期

孕穗抽穗期是水稻对高温最敏感的阶段,孕穗期高温导致部分颖花停止发育或退化。抽穗前后连续3天以上日最高温≥35℃,尤其开花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1点)遇高温,花粉活力急剧下降,导致授粉不良,空秕粒大增,也就是高温热害。

·深水灌溉,以水调温:这是最关键的措施,田间保持5-10厘米深水层(水层越深,降温效果越好,可使穗部温度降低2-3℃),通过水体蒸发带走热量,维持田间湿度(相对湿度≥70%利于授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日灌夜排。

·叶面补肥:孕穗期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0.1%硼肥混合液(每亩50公斤),增强花粉活力和抗热能力;抽穗期补施1-2次,促进灌浆。添加芸苔素内酯可提高植株自身对逆境的抵抗和修复能力。添加含腐植酸、海藻酸、氨基酸叶面肥,可以调节生理机能,缓解高温胁迫。

·病虫害重点防控:此期是稻瘟病(穗颈瘟、枝梗瘟)、纹枯病、稻曲病、螟虫(钻心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爆发危害的关键期。高温干旱有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需密切监测,抓住关键防治窗口期(如破口前5-7天防治穗颈瘟、稻曲病),选用对路药剂,严格按安全间隔期操作,务必在凉爽时段喷药。

·避免高温时段田间作业:此期如需喷药防治病虫害,绝对禁止在中午高温(>32℃)或开花时段(上午10点-下午1点)进行!应选择在下午4点以后进行,以免灼伤稻穗、影响授粉和产生药害。药剂选择要更谨慎。

四、成熟期

成熟期(灌浆至黄熟)高温会加速籽粒灌浆进程,缩短灌浆期,导致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还可能引发植株早衰(叶片黄化)或倒伏。管理核心是干湿壮籽、延缓衰老。

·水分管理:干湿交替,忌早断水。

·干湿壮籽:保持“湿湿干干”(灌1次浅水,自然落干后再灌),避免断水过早(一般在收获前7-10天断水,砂质土可适当晚断水),防止干旱导致籽粒灌浆不足、千粒重降低。

·叶面追肥:黄熟初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0.5%尿素混合液(每亩50公斤),延缓叶片衰老(保持绿叶数),促进籽粒饱满。

·适时收获:籽粒黄熟度达90%(时及时收获,避免过晚收获(高温暴晒导致籽粒爆腰、脱落。

·注意防治稻飞虱等。

高温晴热天气如何加强水稻田间管理-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对水稻生产构成严峻挑战。农民朋友务必树立“防重于抗”的意识,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根据不同生育阶段水稻的需求和高温危害特点,灵活运用“以水调温、科学施肥、预防病虫、减少扰动”的综合管理策略。特别是孕穗抽穗期的深水护穗和全生育期避开高温时段喷药是重中之重。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减轻高温热害损失,保障水稻稳产优质。

作者介绍:夏照明,研究员,农科院(退休)科研人员。专业服务水稻种植,为种粮农户、农技、农资服务人员当技术参谋。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同时欢迎分享您的宝贵经验。如果您有水稻方面的技术 问题,敬请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老师你好,水稻秧苗发黄烂根的原因?求问!
采购商(7821)
采购商(7821)
水稻秧苗发黄烂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壤酸碱度不适宜:水稻适宜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会影响秧苗对养分的吸收,导致发黄烂根。 2、土壤肥力不足:土壤中缺乏氮、磷、钾等必需的营养元素,会导致秧苗生长不良,发黄烂根。 3、水分过多:秧板长时间积水,或秧板不平,低洼处积水,会使土壤通气性变差,根系缺氧,从而引起发黄烂根。 4、立枯病:是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后秧苗基部出现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并腐烂,导致秧苗发黄枯死。 5、施肥不当:过量施肥,或者施肥不均匀导致发黄烂根。 从图片上看,可能与局部水分过多或者立枯病有关。 防止水稻秧苗发黄烂根的办法如下: 1、苗床土壤调酸:PH调节到约5-5.5,使其适宜水稻生长。 2、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科学合理均匀施肥,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营养供应,同时不过量。 3、合理灌溉:秧厢周边要开沟,保持通畅,确保爽水,田间水分要适度,避免长期积水,2-3叶期前,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特别是机插软硬盘育秧,以此确保盘根良好。湿润育秧三叶期后,可适当建立浅水层。 4、立枯病防治: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敌克松等药剂进行拌种。发病初期,可喷施甲霜灵、恶霉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学习了解更多的水稻种植技术,可登录“水稻老夏”Wx公众号或“水稻老夏”抖音号。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09-25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苗永建
苗永建·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
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11826咨询量
12818回复量
擅长:擅长茄子、土豆、西红柿、辣椒、鲜玉米、黄瓜、大豆、其他粮油作物、水稻等蔬菜/粮油作物种植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聂烽锋
聂烽锋·中级农艺师 | 详情
清远市腾朋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28咨询量
34回复量
擅长:小白菜,花生,冬瓜,西红柿,红薯,南瓜,辣椒,韭菜,草莓,百香果,柑桔,葡萄,火龙果,荔枝,圣女果,水稻,玉米
限时免费提问
姚友华
姚友华·高级农艺师 | 详情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
岔河镇农技站
9939咨询量
11574回复量
擅长:擅长大麦,旱稻,小麦,大豆,其他粮油作物,水稻,农药,肥料,西瓜,草莓,西红柿等农作物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