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菇贮运保鲜及加工方法
惠农网·农技学堂
8779人阅读
茨菇,又称慈姑、燕尾草等,是一种水生蔬菜,其球茎富含淀粉,口感清脆,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茨菇原产中国华中、华南等地,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南方栽培较多。那么茨菇怎么种植?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1、品种选择
茨菇有多个品种,常见的有白茨菇、红茨菇等。白茨菇球茎较大,口感较好;红茨菇适应性强,抗病性好。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2、种球选择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球茎饱满的种球。种球直径应在2-3厘米左右,表面光滑,无损伤。
3、地块选择
茨菇喜肥沃、疏松的土壤,优先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水田或低洼地。土壤pH值以5.5-6.5为宜,若土壤偏黏,可掺入沙土或腐熟有机肥改良。
4、种植时间
春季气温回升后,一般在3月至4月。此时气温逐渐升高,有利于种球发芽和生长。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一般在9月至10月。此时种植,茨菇在冬季也能生长,但需要注意保暖。
5、种植密度
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株距一般为15-20厘米,行距一般为20-30厘米。每亩种植10000-15000株左右。
6、种植方法
将种球放入清水中浸泡24-48小时,促进种球吸水膨胀,加快发芽。将浸泡后的种球放在温暖湿润的地方催芽,温度控制在20-25℃,保持种球湿润。一般5-7天后种球即可发芽。将发芽的种球按株行距种植在畦面上,种球芽朝上,覆土3-5厘米,轻轻压实,使种球与土壤紧密结合。种植后立即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7、管理要点
茨菇生长期需保持浅水勤灌,以提高土温;栽植后约一个月可排水搁田使根深扎。生长期需追肥2-3次以满足其生长发育对肥水的要求,同时需注意耘耥除草、剥叶捺叶等田间管理措施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危害。
以上就是茨菇怎么种植的介绍,茨菇的种植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步骤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采收时间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地上部分枯黄后采收产量最高,采收时小心挖掘,避免损伤球茎。
关于茨菇怎么种植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