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17:00:00

黄芪的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2日 17:00:00 来源:惠农网用户投稿 作者:编辑359 阅读量:15987

黄芪作为传统中药材,其品质受产地气候、土壤、海拔等自然条件影响显著。其中内蒙古、山西、甘肃三地的黄芪因历史悠久、道地性强、有效成分含量高,被公认为最优质的产地。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黄芪的栽培技术,我们一起来看看。

黄芪的栽培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选地整地

黄芪宜选择排水良好、向阳、土质深厚的壤土为佳。播前结合整地亩施农肥3000-4000公斤,磷肥25-30公斤,耙耱平整后起垄,垄宽40-45厘米,垄高15-20厘米,行距40-45厘米。

2、种子处理

黄芪种皮坚硬,播后不易发芽。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如将种子浸于50℃温水中搅动,待水温下降后浸泡24小时,捞出洗净摊在湿毛巾上,再盖一块湿布催芽,待裂嘴出芽后播种。也可用70-80%硫酸浸泡种子3-5分钟后迅速置流水中冲洗,洗净种子后稍干即播种,发芽率可达90%以上。

3、播种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4-15℃。春播于3-4月份,秋播于10月上中旬。条播,在垄面上开1.5-2厘米浅沟2条,将种子均匀撒入沟里,覆土将种子盖严。随即在两垄沟的沟田灌水,保持土壤湿润。15天即出苗。

黄芪的栽培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4、田间管理

直播的苗高5-7厘米应及时间苗定苗,株距10-15厘米。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并注意向土垄培土,使土垄保持原来的宽度。一般除草2-3次。间苗定苗后即进行追肥,亩施人畜粪水1500公斤或尿素5公斤,施后浇水1次。6月中下旬中耕除草后施堆肥1000公斤,磷肥30公斤,硫酸铵5公斤,混合于垄上开浅沟施于其中,覆土浇水。

5、病虫害防治

黄芪主要病害为白粉病和紫纹羽病。白粉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防;紫纹羽病为害根部,造成烂根,植株自上而下黄萎最后整株死亡,应拔除病株烧毁,病窝用石灰粉消毒。

6、采收加工

黄芪一般播后2-3年收获。秋天9-11月或春天越冬萌芽前均可采收。因主根入土深,要仔细深挖,避免挖断主根或碰伤外皮。收后去净泥土,趁鲜切下芦头,晒至半干将根理直捆成把,再晒或烘干即成生黄芪。

黄芪的栽培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以上就是黄芪的栽培技术的介绍,黄芪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甘肃、山东、陕西等地,其药用价值丰富,栽培技术成熟,想要种植黄芪的朋友可以掌握好以上栽培技术。

关于黄芪的栽培技术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叶树辉
叶树辉·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 详情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上营乡农拔站
1574咨询量
2400回复量
擅长:当归,黄芪,党参,柴胡等中药材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罗明美
罗明美·高级农艺师、农业技术员、农业技术指导员 | 详情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
仁寿创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0咨询量
6回复量
擅长:中药材种植管理技术,中药材病虫害预防控制
限时免费提问
林树坤
林树坤·资深农技师 | 详情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
吉林省千珍百草中药开发有限公司
1235咨询量
1291回复量
擅长:擅长石斛,人参,柴胡,三七,贝母,金银花,当归,甘草药用植物栽培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