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17日 20:01:53

泥鳅苗种培育管理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7日 20:01:53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3511
导读:鳅苗破膜后暂养在网箱内,每10万尾投喂熟蛋黄1个。

鳅苗破膜后暂养在网箱内,每10万尾投喂熟蛋黄1个,一天2―3次,待其能充分自由活动后下池培育。其培育技术要点如下:

一、苗池整理

选择面积小的水泥池或土壤,并在水泥池底铺10―15厘米厚的肥泥,用清水浸泡冲洗数次后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12克或漂白粉1克消毒,并每立方米施基肥1.5公斤,注入新水后,待池水变绿,药性消失后将鳅苗放入池内。

二、放养密度

静水池每平方米放养400―500尾;半流水深度保持在30―50厘米。每个育苗池应放入同日孵化的鳅苗,以免大小悬珠,导致大吃小。此外,鳅苗经20―30天培育,当体长达4厘米左右时及时分池,以降低密度。

泥鳅苗种培育管理技术要点-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泥鳅苗种培育管理技术要点的配图' alt='这是一张泥鳅苗种培育管理技术要点的配图' src="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490939177883&di=f34b325bade020778463399ea6380a19&imgtype=0&src=http%3A%2F%2Fimg.fht360.com%2Fcontent%2Fimage%2F20141113%2F5836e0cc3c73476aa1e787a6b4289a29.jpg" />

三、施肥管理

苗池施肥后会出现大型枝角类,这些蚤类会对鳅苗造成一定危害,但采取加大施肥量后,加速了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可以抑制水蚤的发育。因此,育苗池应勤施肥,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15―20厘米,必要时可追施速效化肥,水温低时每立方水体施硝酸铵2克,水温高时每立方水体施尿素2.5克,隔天1次,连施2―3次。

四、水质管理

在鳅苗下池15天以内适时加注新水或换水。此外,鳅苗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也较低,水温急剧变化时,也会造成鳅苗死亡,尤其是在小型土池或水泥池中,日夜温差较大,升温快,因此池中投放一定数量的浮萍,鳅苗可吸附在浮萍的根须下,处于温度稍低的环境中。

五、投饵方式

从网箱暂养开始,应适时投饵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并根据天然饵料的多寡及时投喂熟蛋黄、豆浆、鱼粉和粉状配合饵料等,投喂量以1小时吃完为度,一日数次。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王金玉
王金玉·高级农艺师 | 详情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
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5910咨询量
9657回复量
擅长:擅长日光温室栽培管理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钟银祥
钟银祥·正高级兽医师 | 详情
重庆市重庆市城口县
城口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15175咨询量
20627回复量
擅长:擅长猪等禽畜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控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张秧秧
张秧秧·高级兽医师 | 详情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
宁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4705咨询量
20379回复量
擅长:擅长猪,牛,羊,鸡,鸭,鹅等疾病防控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