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19日 17:00:27

化肥的鉴别方法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9日 17:00:27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5779
导读:化学肥料具有规范的标识、特殊的外部形态以及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各种化学肥料都具有规范的标识、特殊的外部形态以及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根据肥料包装标识、外表观察情况,水溶性、加碱的变化和遇火燃烧的情况可初步判断出肥料的类型和真假。但要知道养分含量是否符合产品标准,必须抽样检测。为了维护农民利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现将化肥的简易识别方法介绍如下。

主要是看肥料产品的包装、颜色、气味等。

化肥的鉴别方法-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包装 根据GB18382-2001的标准规定:产品的包装标识上有中文标明的肥料名称及商标;肥料规格、等级和净含量;养分含量;其他添加物含量;生产许可证号和肥料登记证号;产品执行标准;生产者的厂名和厂址、电话号码;警示说明等。同时在产品包袋袋内应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限期使用的产品还应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国家标准GB15063-2001《复混肥料(复合肥料)》规定正确标识为:商标;复混肥料;总养分含量N+P2O5+K2O三要素养分含量之和);氮、磷、钾(N、P2O5、K2O)三要素的单养分含量;产品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号;肥料登记证号;是否含氯(不含氯的复混肥料应标明:硫酸钾型肥料);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同时规定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最低养分含量为25%。目前,在复混肥包装袋上带有误导性的标识主要有:①以中量、微量元素钙(CaO)、硅(SiO2)、镁(MgO)、硫(S)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元素代替氮(N)、磷(P2O5)、钾(K2O)三要素中的任何一种元素。如将本应标明氮、磷、钾(N、P2O5、K2O)养分含量的复混肥料改为氮、磷、硫[(N、P2O5、S)或(Si、Mg、Ca)],缺少了钾的含量,欺骗和误导农民。②将氮、磷、钾三要素肥料与中量、微量元素钙、镁、硅、硫及微量元素锌、硼、铁、锰、钼、铜等养分加在一起作为总养分含量。③将有机质含量作为有效养分含量与氮、磷、钾养分加在一起误导农民。
  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 根据国家标准GB18877-2002规定: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有机质含量≥20%,总养分含量氮、磷、钾(N、P2O5、K2O)≥15%。凡低于上述2个指标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均为不合格肥料产品。
  有机肥料 农业部行业标准NY525-2002规定:有机肥料的有机质含量≥30%;总养分含量氮、磷、钾(N、P2O5、K2O)≥4%。凡低于上述2个指标的有机肥均为不合格肥料产品。
  叶面肥料 叶面肥料应符合以下技术指标:①大量元素(N+P2O5+K2O)可溶性肥料中≥50%;②微量元素(Fe+Zn+B+Mo+Mn+Cu)叶面肥料中≥10%;③氨基酸叶面肥料中氨基酸含量≥10%;④腐殖酸可溶性肥料中腐殖酸总含量≥3%以上。
  有的将含P2O5只有3%的钙镁硅肥标识为钙镁硅肥,农民朋友极易把此肥料误认为是钙镁磷肥。凡包装上缺少产品执行标准、肥料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指复混肥料、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钙镁磷钾肥)中任何一项都应视为无证产品,严禁在市场上销售。
  凡包装袋上未标明肥料厂名、企业地址及电话号码的肥料产品,应一律视为假、劣肥料产品。

化肥的鉴别方法-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2.颜色 所有氮肥几乎都呈白色,有些略带褐色或浅蓝色。钾肥有白色(如硫酸钾、盐湖钾肥)和红色(如加拿大氯化钾、俄罗斯氯化钾),磷酸二氢钾呈白色,过镁磷肥、过磷酸钙为灰色。

化肥的鉴别方法-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3.气味 碳酸氢铵有强烈氨味,硫酸铵略有酸味,过磷酸钙有酸味。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文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障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做任何承诺。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麦健辉
麦健辉·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
鹤山市轩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9385咨询量
8721回复量
擅长:擅长白菜、西红柿、丝瓜、南瓜、苦瓜、西瓜、辣椒、水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栽培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张铁强
张铁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 详情
北京市北京市昌平区
北京农学院
378咨询量
379回复量
擅长:石榴,梨,无花果,草莓,水果,黄桃,蓝莓,桃子,山楂,柿子,苹果,葡萄,樱桃,猕猴桃,李子,钙果,鲜枣,杏,海棠果,车厘子,沙果,其他水果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武廷
武廷·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
包头市九原区农牧局
8148咨询量
9126回复量
擅长:擅长番茄,黄瓜等果类蔬菜及各类绿叶蔬菜的栽培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