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14日 15:03:10

水产养殖:细菌性烂鳃病诊断方法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4日 15:03:10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5493
导读:细菌性烂鳃病原主要为柱状嗜纤维菌(原叫柱状屈挠杆菌),往笛鲷等患烂鳃病的海水鱼上分离到属于肠杆菌科的病原菌。

  细菌是—种具有细胞理、有原核的单细胞生物。细菌个体很小,通常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般需要用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以上才能看到。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形、杆状及螺旋形,危害鱼类的主要是杆菌,也有少量是球菌。

  目前我国鱼类细菌病主要有细菌性烂鳃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赤皮病、竖鳞病、鲤白云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打印病、鲤科鱼类疥疮病、烂尾病、溃烂病、鳗赤鳍病、鳗红点病、爱德华氏病、鱼类弧菌病、核球菌病、结节病等。下面为大家介绍细菌性烂鳃病的诊断方法:

水产养殖:细菌性烂鳃病诊断方法-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细菌性烂鳃病原主要为柱状嗜纤维菌(原叫柱状屈挠杆菌),往笛鲷等患烂鳃病的海水鱼上分离到属于肠杆菌科的病原菌。

  病鱼的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鳃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有的部位呈紫红色,鳃至花鳃状,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路,鳃丝末端缺损,鳃丝软骨外露,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往往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体色发黑。

  细菌性烂鳃病对多种淡水鱼、咸淡水鱼及海水鱼,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危害。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超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水中病原菌的数量越多、鱼的密度越高、鱼的抵抗力越小、水质越差,则越易暴发流行。

水产养殖:细菌性烂鳃病诊断方法-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细菌性烂鳃病的诊断方法: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取鳃上淡黄色粘液,或剪取少量病灶处鳃丝,放在载玻片上,加入2—3滴无菌水(或清水),盖上盖破片,放置20一30分钟后,在显微镜下见到有大量细长、滑行的杆菌,有些茵菌聚集成柱状,即对进一步诊断为患细菌性烂鳃病。

  3、采取酶免疫测定法习作出确诊。如果是由肠杆菌科的细菌引起,则必须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才能确诊。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张廷胜
张廷胜·高级畜牧兽医师 | 详情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
石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2241咨询量
20168回复量
擅长:擅长猪牛马狗等动物疫病防控
限时免费提问
刚志敏
刚志敏·资深兽医师 | 详情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
方城县畜牧局
23462咨询量
25337回复量
擅长:擅长猪牛羊鸡鸭鹅兔狗等禽畜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控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王富国
王富国·高级兽医师 | 详情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
蔡甸区农业农村局
4372咨询量
4345回复量
擅长:猪、鸡、牛、羊等畜禽疾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