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12日 04:04:12

番茄晚疫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2日 04:04:12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3206
导读:番茄晚疫病怎么防治?有哪些危害?近年来,番茄愈发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常见菜品,因此做好晚疫病的防控工作,增加番茄产量是目前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下面就为大家带来番茄晚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番茄晚疫病怎么防治?有哪些危害?近年来,番茄愈发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常见菜品,因此做好晚疫病的防控工作,增加番茄产量是目前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下面就为大家带来番茄晚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番茄晚疫病的综合防控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良好的栽培措施, 创造有利于番茄而不利于病菌生长发育的条件, 让番茄生长健壮, 增强抗病力, 同时, 抑制病菌的侵染、蔓延, 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

1.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坚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的具体体现, 也是经济、安全生产的基础, 是绿色环保、生态安全的根本。

1.2 栽培防控

合理的栽培技术是病虫害防治中不可缺少的农艺措施, 是通过人们在种植番茄的整个过程中, 科学合理的农事操作有利于番茄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农田气候, 可减轻病害发生几率。根据晚疫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最易发生流行, 而番茄生长发育又需要土壤湿度大、空气湿度小的特点, 应采取以下措施:

番茄晚疫病的综合防控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 地膜覆盖。番茄定植后进行地膜覆盖, 有利于土壤增温、保湿, 减少空气湿度, 充分创造有利于番茄生长, 不利于病菌侵入的条件, 减轻发病, 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2) 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土壤肥力, 一般亩种1500~3000株, 确保植株在通风透光良好的条件下健康生长, 增强抗性。

3) 肥水管理。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 多收少收在于肥”, 番茄一生从育苗定植到结果盛期, 要求土壤湿度由60%逐步递增至85%, 即苗期60%, 花期70%, 结果初期80%, 结果盛期85%, 合理浇水, 确保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互协调, 对增强抗病性非常关键。肥力水平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因素, 种植番茄的地块, 必须是中等肥力以上, 要求整地质量高, 土质疏松, 施足基肥 (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 kg、复合肥40 kg) , 追肥3次, 每次亩施清粪水1000~1500 kg, 只有植株充分吸收营养, 健壮成长, 才能增强抗病力, 减轻发病为害。

4) 光热。番茄需要充足的阳光, 番茄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巧家县番茄种植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 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 当光照不足时, 番茄生长瘦弱, 病菌容易侵入, 易引起病害发生流行。

5) 摘叶打叉。晚疫病在低温、阴雨、湿度高、露水大、早晚多雾条件下易流行, 如相对温度在75%以上, 气温在15~25℃极易流行, 为改变田间小气候, 减少空气湿度, 对下部脚叶、多余茂密分枝和发病叶片必须摘除, 确保通风透光, 以破坏病菌的生存环境, 减少病原, 从而抑制病害发生。

6) 忌连作。茄科作物连作, 土壤带菌量大, 易感染发病, 最好选用轮作三年以上的地块种植番茄或水旱轮作。

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方法, 如种子进行风选、水选、泥水选等方法选择健康种子;或采用石灰水、温汤浸种等物理方法来抑制病菌的生长发育, 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在苗床地土壤用开水消毒, 大田定植塘有条件的情况下, 每塘可用1 kg开水杀菌, 以减轻发病。田间卫生主要是清除田间带病的番茄茎、叶、果等残体, 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尽可能的减少土壤带菌量, 减少病原侵染发病机会, 以此达到防病增收的目的。

3 化学防治

经过各种农艺措施的综合运用, 番茄在巧家县栽培的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仍有不同程度发病, 个别地块还相当严重, 特别是连作地更重。因此, 经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之后仍表现出发病症状, 就需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手段, 施用一些化学农药进行辅助防治, 以防止病菌侵入, 杀死病菌, 抑制病菌生长发育, 增强番茄免疫能力, 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3.1 土壤处理

番茄喜中性环境, 可使用生石灰进行改良;土壤带菌是巧家县番茄生产中一大威胁, 除做好苗床地消毒外, 对大田施用广谱杀菌剂 (百菌清、代森锌等农药) 消毒, 减少土壤中的病原物。

3.2 苗期、收获期防病

选用健康壮苗定植后, 对出现晚疫病症状的叶、茎、果, 首先人工及时清除, 并用杀毒矾喷施, 施药必须均匀、周到;开花前期可用甲霜灵·锰锌等农药喷雾进行防治, 这一段时间要认真检查晚疫病发展情况及时组织防治, 一旦流行, 将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坐果成熟期主要摘除发病枝、叶果等带菌残体, 避免施用农药, 否则造成农药残留, 影响人体健康安全。

最后小编还要提醒各位菜农朋友,番茄晚疫病防控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为理念, 综合应用各项技术措施, 才能控制发病程度, 减少农药施用, 确保生产安全, 达到保质增效的目的。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教授你好,请教专家,如何预防西红柿落花落果的情况。谢谢老师
采购商(7394)
采购商(7394)
1.、调控温度:棚室种植的通过通风、遮阳、加热等措施,保持适宜的温度,特别在冬春季白天温度应保持25~30度,夜晚不得低于15度,一般保持在18~20度为宜。当低温来临前关闭通风口,增加保温设施,如加盖草苫等,确保棚室内不降温。气温回升后的4~5月份,遇到连续几天温度较高时,中午时段内注意温度不得超过35度,在30度时就应放风降温。露地种植的要调整定植时间,避开低温和高温,注意春季不早晚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对根系的伤害。高温季节在早晚浇水,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到夏季高温阶段,可在中午进行遮阳降温。 总之,让番茄生长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防止因温度高低而引起的花果脱落。 2. 增加光照:首先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增加植株间的透光性。其次番茄种植地要远离建筑物和大树,防止对番茄生长的遮光。再次棚室种植的要定期更换或清洗棚膜,增加透光性。 3.科学运用肥水:番茄为半耐旱蔬菜,结果期忌干旱缺水,但又不能土壤湿度过大,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积水或干旱。因此浇水,应采用小水轻浇的方法,开花前少浇水多中耕,待坐住果后再浇水,但要以土壤持湿润为度,同时要注意雨季排水,防根系受渍。 施肥除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适时补充微量元素外。还应使用功能性肥料,促进根系生长。施肥应在番茄生育节点进行,而蹲苗结束后、坐住果及第一批果实收获后。分别使用复合肥、尿素及功性肥料。用量视苗情而定,宜少不宜多。 4、防治病虫害: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及时防治。防病虫应以农业措施为主,开展绿色防控,确保番茄不落花落果。 此外,还可以采用人工授粉、使用生长调节剂等方法,提高授粉受精率,减少落花落果。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杈,摘除多余的花果,以保证植株的营养供应。如果问题严重,建议咨询本地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以获得更具体的指导。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10-20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武廷
武廷·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
包头市九原区农牧局
8694咨询量
9703回复量
擅长:擅长番茄,黄瓜等果类蔬菜及各类绿叶蔬菜的栽培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聂烽锋
聂烽锋·中级农艺师 | 详情
清远市腾朋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331咨询量
285回复量
擅长:小白菜,花生,冬瓜,西红柿,红薯,南瓜,辣椒,韭菜,草莓,百香果,柑桔,葡萄,火龙果,荔枝,圣女果,水稻,玉米
限时免费提问
于德科
于德科·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
砀山县酥梨研究院
1481咨询量
1249回复量
擅长:瓜菜、水果栽培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