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11日 20:00:16

北方地区寒地水稻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1日 20:00:16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3717
导读:寒地水稻在北方地区如何育苗栽培?今天给大家介绍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这种技术就是采取保温措施,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优势,保证水稻充足的营养生长,发挥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寒地水稻在北方地区如何育苗栽培?今天给大家介绍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这种技术就是采取保温措施,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优势,保证水稻充足的营养生长,发挥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北方地区寒地水稻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育苗前准备

1.1秧田选择

育苗温室:在自家园内,选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方搭建育苗温室;育苗大棚: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的中性旱田做秧田,秧田长期固定,连年培肥,消灭杂草。纯水田区可在本田采用50cm高台做苗床。

1.2备好苗床土

采用夏天备苗床土、伏天高温造肥法,消灭病原菌、虫卵、杂草籽,用编织袋装好,放在避雨处存放。

2搭建温室

在生产中,育苗温室的建造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

一是居室育苗。

二是连窗式温室。即在住宅的向阳面,先在地面上树立木质支柱,用竹条与墙壁连接(或直接用玻璃钢支柱),再覆盖塑料膜,从而建成一种与住宅相连的简易温室。

三是搭建土木结构或砖瓦结构日光温室。

育苗大棚可根据本田面积采购原材料构建相应规格的大棚。秧田面积:1hm2本田需育苗温室面积30~40m2,大棚面积100~120m2。

3做床施肥

秋整地秋做床,秋施农肥。床土配制:用20%山地腐殖土或草碳土加70%的肥沃旱田黑土,再加10%过筛腐熟的猪粪。用1袋壮秧营养剂(15kg)与1000kg床土混拌均匀。

北方地区寒地水稻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4种子选择与处理

4.1品种选择

选用大穗、分蘖力强、结实率高、抗病耐冷性强、丰产性好的当地晚熟品种。佳木斯市效区第2积温带可用垦鉴稻7号、垦稻10号,搭配龙粳14号等品种;第3积温带可选用龙粳12号、龙粳14号,搭配垦鉴稻7号等品种。

4.2种子质量

育秧使用的种子必须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即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5%。

4.3种子筛选

筛出草籽和杂质,提高种子净度。而后用盐水选种,配比为25kg水加3kg盐,可一次性选出20kg种子。捞出秕谷,再用清水冲洗种子。

4.4浸种消毒

用25%使百克乳油10mL加水40kg,浸种40kg;或用25%施保克乳油25mL加水100kg,浸种100kg。水温在15~16℃之间,浸种5~7d,每天翻动稻种1~2次,预防恶苗病。

4.5催芽

将浸泡好的种子,在温度30~32℃条件下催芽。当种子80%破胸露白时,将温度降低到25℃,经常翻动;当芽长1~2mm时,降温至15~20℃温度炼芽。

5播种

第1积温带从3月10~15日播种;第2~3积温带从3月15~20日播种。播量为芽籽400~500g/m2,播种要均匀,播后压1遍,使种子三面入泥。播种方法:一种是播于自制木质秧盘上。

秧盘长1.0~1.2m,宽40~60cm,高4cm。此种方法主要用于居室内育苗和连窗式温室育苗。另一种是将种子播于塑料母盘内,此种方法主要用于日光温室育苗。

6移栽

6.1移栽时期

当秧苗长至2.5~3.1叶时,移栽到育苗大棚内继续育苗。第1积温带为4月5~10日,第2~3积温带为4月10~15日。

6.2移栽方法

一是将钵体秧盘(352孔)摆放到浇透水的大棚苗床上,再将秧苗移入钵体内,每个钵体2株秧苗,然后覆土,1hm2本田需秧盘500~600个;二是在苗床上铺好隔离层,将秧苗按每穴2株在隔离层上摆放1排,再用木条将准备好的营养土平推到秧苗处,厚度为2.5~3.0cm,然后再摆放一排秧苗,再覆土,反复操作至完成移栽,行距3cm,穴距2cm;三是将准备好的苗床浇透水成泥浆状态,然后将秧苗按行距3cm、穴距2cm、每穴2株规格移栽。

7秧田管理

7.1温度管理

第1阶段在温室育苗时要严格控制温、湿度,既要采取加温措施防止秧苗受冻,又要蹲住苗,苗高不要超过13cm。

居室育苗直接利用住宅取暖保证育苗温度;连窗式温室白天利用阳光保持温度,夜间外界气温低时将秧盘移回到居室内,气温回升时再移回到温室内;日光温室不移动秧盘,直接利用取暖设施保持温度。

秧苗刚移入大棚时,要注意保温,可在大棚内再扣小棚,或采取加温设施防止秧苗受冻,缓苗后即可开始通风炼苗,逐渐加大通风量。

7.2水肥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但床面积水要晾床;床面干裂要及时补水,早、晚浇水,一次浇透。秧苗需水量大时,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不能灌水上床。第1次移栽后根据秧苗长势用尿素1.5~2.0g/m

2、硫酸锌0.25g/m2,稀释100倍叶面喷施。喷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叶面。

7.3病虫草害防治

以人工除草为主、化学除草为辅。化学除草可用10%千金乳油,当稗草1.5~2.0叶时,每100m2施5mL,对水喷施。

立枯病发病初期,用97%恶霉灵1.0~1.5g/m2,对水3kg/m2喷雾。如果苗床土pH值高于5.5时,可浇75%硫酸500倍液进行补酸,达到要求标准。防治潜叶蝇于5月下旬起秧前1~2d,用10%吡虫啉1000倍液均匀喷叶。

以上就是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措施,想了解更多寒地水稻内容的农民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惠农网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老师你好,水稻秧苗发黄烂根的原因?求问!
采购商(7821)
采购商(7821)
水稻秧苗发黄烂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壤酸碱度不适宜:水稻适宜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会影响秧苗对养分的吸收,导致发黄烂根。 2、土壤肥力不足:土壤中缺乏氮、磷、钾等必需的营养元素,会导致秧苗生长不良,发黄烂根。 3、水分过多:秧板长时间积水,或秧板不平,低洼处积水,会使土壤通气性变差,根系缺氧,从而引起发黄烂根。 4、立枯病:是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后秧苗基部出现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并腐烂,导致秧苗发黄枯死。 5、施肥不当:过量施肥,或者施肥不均匀导致发黄烂根。 从图片上看,可能与局部水分过多或者立枯病有关。 防止水稻秧苗发黄烂根的办法如下: 1、苗床土壤调酸:PH调节到约5-5.5,使其适宜水稻生长。 2、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科学合理均匀施肥,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营养供应,同时不过量。 3、合理灌溉:秧厢周边要开沟,保持通畅,确保爽水,田间水分要适度,避免长期积水,2-3叶期前,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特别是机插软硬盘育秧,以此确保盘根良好。湿润育秧三叶期后,可适当建立浅水层。 4、立枯病防治: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敌克松等药剂进行拌种。发病初期,可喷施甲霜灵、恶霉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学习了解更多的水稻种植技术,可登录“水稻老夏”Wx公众号或“水稻老夏”抖音号。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09-25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聂烽锋
聂烽锋·中级农艺师 | 详情
清远市腾朋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117咨询量
126回复量
擅长:小白菜,花生,冬瓜,西红柿,红薯,南瓜,辣椒,韭菜,草莓,百香果,柑桔,葡萄,火龙果,荔枝,圣女果,水稻,玉米
限时免费提问
贾先勇
贾先勇·研究员 | 详情
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812咨询量
1062回复量
擅长:水稻育种和技术推广
限时免费提问
姚友华
姚友华·高级农艺师 | 详情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
岔河镇农技站
10021咨询量
11668回复量
擅长:擅长大麦,旱稻,小麦,大豆,其他粮油作物,水稻,农药,肥料,西瓜,草莓,西红柿等农作物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