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09日 06:01:24

江西地区杨梅果蝇的绿色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9日 06:01:24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4079
导读:我国的南方地区的大多数地方都种植了杨梅,今天要讲的杨梅果蝇防治以江西地区位种植案例。杨梅在该地多为鲜食裸果,果蝇危害期又正处杨梅果实成熟期,不利于化学防治,只能采取农业、物理或生物等绿色防控技术手段,将…

我国的南方地区的大多数地方都种植了杨梅,今天要讲的杨梅果蝇防治以江西地区位种植案例。杨梅在该地多为鲜食裸果,果蝇危害期又正处杨梅果实成熟期,不利于化学防治,只能采取农业、物理或生物等绿色防控技术手段,将果蝇危害杨梅控制在最低水平。

江西地区杨梅果蝇的绿色防控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杨梅种植在江西目前已成一大特色果业产业,涌现很多上规模的种植基地,还带动了当地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但由于人工栽培改变了杨梅固有的生态环境,杨梅果蝇等病虫害逐年加重,据峡江县植保站的调查,2011年峡江县果蝇危害虫株率50.5%,虫果率平均18.9%。2012年虫株率61.2%,虫果率35.5%,2013年虫株率达92%,虫果率达40%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

下文要讲的杨梅果蝇防治技术该研究针对杨梅产业果蝇危害的突出问题,通过对杨梅果园内外调查和果蝇室内饲养观察,了解危害杨梅果蝇优势种类、生物学习性、为害特点,从控制虫源和降低果园虫口密度出发,选择农业、物理或生物方法达到绿色防控目的。通过实验总结最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1 危害杨梅果蝇种类调查及优势种确定

2014年开始对杨梅果蝇习性、为害率调查等。2015年在多个杨梅果园基地捕获果蝇进行室内饲养,并制成幼虫标本上呈江西省植保站和江西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鉴别。通过多年调查、室内培养和专家鉴定,确定危害当地杨梅的果蝇主要有6种,分别是:黑腹果蝇、拟果蝇、缢果蝇、巴氏果蝇、高桥氏果蝇和伊米果蝇,其中黑腹果蝇是该地危害杨梅的优势种,占危害杨梅果蝇的95%以上。

黑腹果蝇在峡江和吉水两县的生物学习性及危害特点:黑腹果蝇在20~25℃室温,相对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22h第1次蜕皮,二次蜕皮后发育为三龄幼虫,幼虫能在2d内从卵长到正常形态大小,一个完整发育周期为5~7d,其中成虫期2~3d,卵期1d,幼虫1d,蛹期1~2d。温度降低,发育期延长,10℃时发育周期达57d,温度升高,发育缩短,超过32℃雌果蝇不产卵,并且雌雄果蝇开始死亡,5℃以下基本以成虫或蛹在土下休眠,世代重叠,不易划分,各虫态同时并存,食性非常广泛,当室温10℃以上时,果蝇成虫开始活动,以雌果蝇产卵于成熟的杨梅果实柱上,卵孵化后的幼虫蛀食为害,危害杨梅时卵产于果实的肉柱内或肉柱之间,卵孵化后即在肉柱间蛀食,影响杨梅品质及效益(经济价值),多集中于杨梅进入成熟期后果实变软时危害,发生盛期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两个食物条件极好的时期。以6月中下旬发生的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

2 果蝇食诱剂最佳配方筛选试验

食诱剂诱杀果蝇是杨梅病虫绿色防控的主要措施,为探索杨梅果蝇食诱剂诱杀方法、配方及对果蝇的诱杀效果,特做此试验。

2.1试验地点

⑴峡江县玉笥山果业合作社;⑵吉水县八都镇乡村杨梅合作社;⑶吉水县乌江杨梅基地。

表1 各处理食诱剂自制配方情况  g/mL

江西地区杨梅果蝇的绿色防控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注:自酿米醋为当地黄酒酸化而成的米酒醋,香精为天然水果香酚

表2 3个试点杨梅果蝇食诱剂试验效果  个

江西地区杨梅果蝇的绿色防控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注:B点挂瓶前2d果园喷施了1次化学农药

2.2实验材料

食诱剂:自制配方,详见表1。诱捕瓶:废旧矿泉水瓶(或饮料瓶),用小刀(或剪刀)在距瓶口15 cm处对称划2~4个2 cm×2 cm的口,只开口子的下面三方,留上面一方向外扳出成“眼洞”。试验作物:杨梅。试验对象:果蝇。

2.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3个试验地点,每个试验点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每隔3行挂1行诱捕瓶,每行隔4棵杨梅树挂1个诱捕瓶,诱捕瓶挂于树冠外,离地面1m高,诱捕瓶内加20mL左右诱剂,从2016年5月1日开始至7月30号结束,7d调查1次,调查后换1次诱剂,对照区与处理区相隔50m,不挂诱捕瓶,其它管理与处理区一致。

2.4调查方法

以上各处理的诱捕瓶全部调查,每7 d调查记载1次各诱捕瓶诱集的果蝇数,直至结束。

2.5结果与分析

从表2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甲维盐颗粒剂与敌百虫主要是触、胃杀虫体的作用,诱集果蝇的效果不明显,香精的诱集效果极具明显,自酿米醋与市场购买米醋的诱集效果也存明显差异,分析认为可能是自酿米醋为当地糯米酿造的黄酒酸化而成,具有典型的米酒特有的醇香味,对杨梅果蝇有较强的引诱力,试验结果显示处理3和处理1的诱集效果理想,推荐使用食诱剂配方为5%红糖+5%自酿米醋+1%香精+0.01%甲维盐颗粒剂(或敌百虫晶体)。

3 不同诱剂对杨梅果蝇的防效

探索最佳诱杀方法及配方,以便作为理化诱控防治的主要办法,食诱、性诱和色诱对杨梅果蝇的防治效果。

3.1试验地点

⑴峡江县玉笥山果业合作社;⑵吉水县八都镇乡村杨梅合作社;⑶吉水县乌江杨梅基地。

3.2试验处理

处理1:性诱剂—性信息素引诱剂;处理2:食诱剂-5%红糖+5%自酿米醋+1%香精+0.01%甲维盐颗粒剂(或敌百虫);处理3:色诱剂—黄色粘虫板。

表3 3个试点杨梅果蝇不同诱杀效果试验统计  个

江西地区杨梅果蝇的绿色防控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3.3性诱瓶制作

利用废旧的矿泉水瓶或饮料瓶,在距瓶口1/3处用刀或小剪对称划2~4个2 cm×2 cm的口,只开口子的下面三方,留上面一方向外板出成“眼洞”,同时用烙铁在瓶盖上烙一小洞口,正好够棉签柄插入,棉签朝下(瓶内),棉签柄朝上插入瓶盖并露出2 cm左右,然后用透明胶带固定,在棉签上滴入性诱剂,瓶底加20 mL左右0.01%甲维盐颗粒剂(敌百虫)溶液或清水。

3.4试验作物与对象

分别为杨梅和果蝇。

3.5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3个处理,3个试验点,每个试验点每个试验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每隔3行挂1行诱捕瓶或粘虫板,每行隔4棵杨梅树挂1个诱捕瓶或粘虫板于树冠处,离地面1 m高,诱捕瓶内加20 mL食诱剂或适量(1 mg左右)性诱剂。从2017年4月15日开始至9月30日止,7d调查1次,调查后换1次诱剂。

3.6调查方法

各处理的诱捕瓶或粘虫板全部调查,每7 d调查记载1次各诱捕瓶或粘虫板诱集的果蝇数。

3.7结果与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2(食诱)与处理3(色诱)的诱集效果较理想,处理1(性诱)诱集效果较差,说明杨梅果蝇好色喜味,尤其是对味有更强的趋聚性,可以加强利用,在杨梅果蝇绿色防控技术手段中采取食诱加色诱的措施进行防治。

4 杨梅果蝇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4.1生态调控防治

杨梅采摘前30d清洁杨梅园,即5月中下旬对杨梅园进行集中清除,杨梅园剪枝、落叶、杂草集中到杨梅园外烧毁处理,压低虫源基数,减少杨梅果蝇的发生量,清理落地果,将杨梅成熟前的生理落果和成熟采取期的落地烂果拣尽,送出园外沼气池或一定距离的地方深埋处理,可避免其生存繁殖后返回园内危害,压低虫源基数,对杨梅园周边2km的食品加工厂、酒厂、垃圾处理厂等进行不定期地用30%敌百虫乳油500倍液喷雾杀虫处理。

江西地区杨梅果蝇的绿色防控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4.2理化诱控防治

包括食诱、性诱、色诱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通过研究,引诱力更强大的食诱剂配方即5%米醋+5%红糖+1%香精+0.01%甲维盐颗粒剂,引诱成虫量比其它诱控方法要多,虫果率明显降低,并已在峡江和吉水两县杨梅果园大面积配套推广应用,诱控防治效果食诱>色诱>频振式杀虫灯>性诱。

4.3合理用药方治

在5月中下旬对杨梅园清理后,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对地面喷雾处理,在杨梅果实硬籽着色进入成熟期,用1.82%胺·氯菊酯熏烟剂按1∶1兑水,用喷烟机械对地面喷烟1次,熏杀成虫。

4.4生物控制防治

利用杨梅果蝇的天敌控制其为害数量是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环节,杨梅果蝇的天敌有:鸟类、蚂蚁、食虫虻等捕食性天敌;寄生蜂类寄生性天敌及微生物天敌,保护好杨梅绿色生态环境,促进杨梅生产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杨梅果蝇防治技术的全部内容,关于这一内容,小编建议所有种植了杨梅的果农都可以看看!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张铁强
张铁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 详情
北京市北京市昌平区
北京农学院
1319咨询量
1460回复量
擅长:石榴,梨,无花果,草莓,水果,黄桃,蓝莓,桃子,山楂,柿子,苹果,葡萄,樱桃,猕猴桃,李子,钙果,鲜枣,杏,海棠果,车厘子,沙果,其他水果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聂烽锋
聂烽锋·中级农艺师 | 详情
清远市腾朋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290咨询量
245回复量
擅长:小白菜,花生,冬瓜,西红柿,红薯,南瓜,辣椒,韭菜,草莓,百香果,柑桔,葡萄,火龙果,荔枝,圣女果,水稻,玉米
限时免费提问
麦健辉
麦健辉·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
鹤山市轩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10360咨询量
9706回复量
擅长:擅长白菜、西红柿、丝瓜、南瓜、苦瓜、西瓜、辣椒、水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栽培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