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9月08日 14:03:15

马铃薯叶片突然枯黄,原来是黄萎病在作怪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8日 14:03:15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24830
导读:近年来不少马铃薯产区,在马铃薯膨大中后期出现大面积植株叶片枯黄现象,不少农民以为马铃薯缺肥或者是成熟的标志,其实这是马铃薯黄萎病,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马铃薯黄萎病及其防治技术。

近年来不少马铃薯产区,在马铃薯膨大中后期出现大面积植株叶片枯黄现象,不少农民以为马铃薯缺肥或者是成熟的标志,其实这是马铃薯黄萎病,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马铃薯黄萎病及其防治技术。

黄萎病又称为马铃薯早死病或者早熟病。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土传性病害。这种病主要发生在马铃薯生长的中后期,轻者减产30-40%重者减产50%以上。黄萎病会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马铃薯叶片突然枯黄,原来是黄萎病在作怪-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一、马铃薯黄萎病的发病症状

1、发病初期由叶尖沿叶缘变黄,从叶脉向内黄化,后由黄变褐干枯但不卷曲,直到全部复叶枯死不脱落。

2、地下茎染病初症状不明显,当叶片黄化后剖开茎部维管束已褐变,后地上茎的维管束也变成褐色。

3、块茎染病始于脐部,维管束变浅褐色至褐色,纵切病薯可见“八”字半圆形变色环。

马铃薯叶片突然枯黄,原来是黄萎病在作怪-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二、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1、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方式

(1)该病属于典型的土传维管束病害。病原菌主要以病种薯、病种薯包装物及病土进行远距离传播,雨水和灌溉水都能近距离传播。

(2)病菌以休眠菌丝和拟菌核在土壤中、病残体及薯块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通过根毛、伤口、枝条和叶片进行侵染。侵入后的菌丝在细胞内和细胞间向木质部扩展。病菌进入导管内可大量繁殖,并随液流迅速向上向下扩展至全株,导致萎蔫,并使组织中毒变褐。

2、发病条件

(1)病菌发育适温19~24℃,最高30℃,最低5℃,一般气温低,种薯块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由伤口侵入。从播种到开花,日均温低于15℃持续时间长,发病早且重。

(2)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灌水不当及连作地发病重。

(3)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

(4)氮肥施用过多植株长势瘦弱,抗性降低易发病。

马铃薯叶片突然枯黄,原来是黄萎病在作怪-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三、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选种时剔除带病种薯,选择脱毒无病种薯进行栽培,在切种时,要用酒精对切刀进行消毒。

(2)重视生物有机肥的使用,使用基肥时每亩地施用有机肥以改良土壤,抑制土壤中有害菌的滋生和繁殖,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3)播种前进行拌种处理,马铃薯切块完成后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阴干,然后再使用甲基托布津进行拌种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4)与非茄科作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以减轻土传病菌的滋生。

(5)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合理密植,确保田间通风透光,减轻病害的发生。

(6)在马铃薯生长的中后期加强肥水管理,控制氮肥的用量,追肥以高钾冲施肥为主,在马铃薯薯块膨大期,可以使用微量元素水溶肥进行冲施,以补充植株所需要的营养,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7)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在播种前15-20天使用50%多菌灵+40%五氯硝基苯拌土撒施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多菌灵叶面喷施进行防治,此外可以使用琥胶肥酸铜等药剂灌根进行防治。

马铃薯黄萎病在各大马铃薯产区均有发生,防治困难,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大。因此在马铃薯的种植中,应做好种薯的选择和消毒、加强田间栽培管理、重视肥水管理,以减轻和预防黄萎病的发生。以上是马铃薯黄萎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请问各位老师,土豆病毒病得病之后怎么防治?麻烦看看
采购商(8494)
采购商(8494)
针对土豆得了病毒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改进栽培措施:包括留种田远离茄科菜地;及早拔除病株;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中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 •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倍液、1.5%植病灵K号乳剂10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一700倍液。 • 防治蚜虫:由于病毒病多为白粉虱等虫类传播,预防病毒病首先要预防白粉虱等虫害,可采用黄板等物理防治方法或者定期喷施苦楝油或印楝素等有机药物。 • 及时隔离病株:已经患病的植株应立刻与其他植株隔离,并注意虫害的防治,以免大面积传染。 • 使用特定杀菌剂:如三氯异氰尿酸、甲基硫菌灵、霜霉威盐酸盐、菌核净、戊唑醇、代森锰锌等,这些药剂对细菌、病毒、真菌、芽孢等都有杀灭作用。 • 科学施肥和田间管理: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或营养缺乏,及时除草、松土、培土,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防治土豆病毒病,减少病害对土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11-04
老师打扰了,土豆环腐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感谢大家
采购商(9865)
采购商(9865)
土豆环腐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选择抗病品种:选择较抗病的品种,如郑薯5号、津引8号、荷兰3号、中薯3号等。 • 严格检疫:调种要严格进行产地检疫,种薯检验,禁止从病区调种。 • 选用无病种薯:整薯播种,避免切刀传染,采用小种薯播种的办法,提高出苗率,减轻发病率。 • 选种晒种:播前将种薯堆放在室外晾晒,催芽促使病薯出现明显症状,加以淘汰。 • 切刀消毒:环腐病主要通过切刀传染,切薯时要准备两把切刀,一盆药水,在淘汰外表有病薯块的基础上先削去尾部观察,有病的淘汰,无病的切种,切一薯块换一把刀,消毒药水可用0.1~0.2%升汞液、5%石碳酸、0.1%高锰酸钾、0.5%食盐水、75%酒精。 • 消毒盛放容器:盛放容器可通过蒸煮,高温消毒或硫酸铜液处理,农机具可用漂白粉溶液或福尔马林液消毒。 • 药剂浸薯:环腐病菌存在于维管束中,一般药剂很难杀死薯块内部的病菌,生产中常用200 mg/kg土霉素液、链霉素液或升汞液浸薯块。薯块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5分钟或80%乙蒜素乳油1500倍、新植霉素2000倍液、47%加瑞农(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0分钟。 •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3-0.5 L,隔10天1次,连续灌2~3次。 • 农业防治:马铃薯种植应实施轮作方式,整地要深翻,将越冬菌源消灭。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水肥管理,提高马铃薯的抗病能力。 • 田间管理:生长期及时松土、培土起垄、浇水、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喷施地果壮蒂灵,提高土豆吸水吸肥能力,增强免疫性,保障土豆高产优产。通过上述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土豆环腐病的发生和蔓延。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11-01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王和美
王和美·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
潍坊
11659咨询量
8080回复量
擅长:擅长草莓,柑桔,西瓜,猕猴桃,生姜,土豆,西红柿,丝瓜,萝卜,黄瓜,小麦,大豆,其他粮油作物,辣椒,白菜,大葱等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限时免费提问
叶树辉
叶树辉·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 详情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上营乡农拔站
408咨询量
482回复量
擅长:当归,黄芪,党参,柴胡等中药材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王洪英
王洪英·正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
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709咨询量
687回复量
擅长:大豆、玉米等粮油作物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