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苗的培育时间因地区而异,通常集中在2月至4月。南方地区一般在2月开始培育,惊蛰前后即可进行,不需要用温室育苗,可覆膜。北方地区通常在清明节前开始培育,4月中旬左右完成,必须采用温室或温床育苗,严格控制温度在15℃以上、30℃以下。如果是春红薯,淮河以南地区2月中旬以后开始育苗,淮河以北地区可推迟到3月至4月上旬,但最晚不宜超过4月下旬,一般在移栽前一个半月左右开始育苗比较合适。
培育红薯苗时,有以下注意事项:
种薯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强、商品性能好的品种,选择色泽鲜艳、无病虫、完好无损、大小适中(块重300 - 400克左右)的薯块,不得使用转基因品种。
苗床准备:选择地势较高、避风向阳、便于管理、2 - 4年内未种过红薯的地块做苗床。育苗前要耕翻、耙平、整细,做成合适规格的阳畦。阳畦建造方法可根据使用地膜宽度及育苗量进行,平地向下挖深60厘米,挖出土堆放在两侧,将准备好的充分腐熟农家肥经过筛后填在坑内,厚度30厘米,然后在农家肥上面填厚度20厘米挖出的床土,最后插棚筋覆膜提高床温,并使床温连续保持高温3 - 4天,以杀灭病菌。
排种薯:注意排种密度和方法,一般薯块间隔3 - 5厘米,排种后要覆盖一层薄土,并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温度管理:出苗前,保持苗床温度在25℃ - 30℃左右,有利于种薯发芽。出苗后,根据苗的生长情况适时调节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薯苗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湿度控制:保持苗床适度湿润,但避免积水。在薯苗生长过程中,根据土壤湿度情况及时浇水,浇水时要注意浇透,避免只浇表面。
光照管理:在薯苗生长初期,可适当遮光,避免强光直射。随着薯苗生长,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促进薯苗健壮生长。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苗床,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常见的病虫害有黑斑病、软腐病、蚜虫等,可采用相应的药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使用安全、环保的药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
施肥管理:在薯苗生长过程中,可根据苗的生长情况适当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一般可追施稀薄的氮肥或复合肥溶液,但要注意施肥浓度和方法,避免烧苗。
采苗管理:当薯苗长到一定高度(一般20 - 30厘米)时,即可进行采苗。采苗时要注意方法,避免损伤薯苗根系和茎部,影响移栽后的成活率。同时,要根据种植计划和苗床苗量合理安排采苗次数和数量,保证薯苗的质量和供应。
有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