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茄子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温度管理
- 茄子生长适宜温度在20 - 30℃之间。冬季大棚要注意保温,白天温度尽量保持在25 - 28℃,夜间不低于15℃。可以通过加盖保温被、草帘等来减少热量散失。
- 遇到极端低温天气,还可适当进行人工增温,如使用热风机等设备,但要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光照管理
- 冬季光照时间短、强度弱,要尽量延长光照时间。每天揭开保温被或草帘后,及时清理棚膜上的灰尘和杂物,增加棚膜透光率。
- 也可以在大棚内悬挂反光幕,把光反射到植株中下部,改善光照条件。
水分管理
- 冬季要严格控制浇水量和浇水频率。一般采用膜下滴灌或暗灌的方式,减少水分蒸发,降低空气湿度。
- 等到土壤表面稍干时再浇水,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缺氧和病害发生。浇水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的上午,这样在下午可以通过通风排湿。
施肥管理
- 冬季茄子生长缓慢,施肥要适量。可根据茄子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追施有机肥或复合肥。
- 注重增施钾肥和磷肥,提高茄子的抗寒性和果实品质。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促进肥料吸收。
植株管理
- 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和残花,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 进行适当的整枝,比如采用双干整枝法,保留两个主干向上生长,其余侧枝摘除,有利于茄子集中营养生长和结果。
病虫害防治
- 冬季虽然病虫害相对较少,但仍要注意防治。重点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可以通过控制湿度、定期喷药等方式预防。
- 对于虫害,如蓟马、红蜘蛛等,要提前做好监测,一旦发现,及时用相应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有用0
大棚茄子在冬季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管理:冬季温度较低,茄子的适宜生长温度为白天25-28℃,夜间16℃左右。定植后一周内,白天温度应保持在30℃左右,夜间15℃以上,以促进新根生长。一周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夜间12℃左右,防止植株生长过旺。
湿度管理:温室内的空气湿度过高会加重病害,因此要加强通风管理。白天当温室内的温度升高到25℃以上后开始通风,夜间温度不低于15℃时也要进行通风。阴天和浇水后的几天里,空气湿度容易偏高,应延长通风时间。
光照管理:冬季光照时间短且弱,需定期清理棚膜上的灰尘,增加透光率。阴雨雪天气时,增加人工光源照射,促进茄子生长。
肥水管理:定植后浇透定植水,促进缓苗生长。门茄开始膨大并长到鸡蛋大小时,进行第一次浇水施肥。盛果期每采收1-2批茄果后追施尿素、磷酸二胺、硫酸钾或复合肥。注意不要大量追施含氮量过高的尿素,防止氮肥转化成氨气挥发。
病虫害防治:冬季大棚茄子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灰霉病、早疫病、绵疫病等。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除病果、使用药剂喷雾等。
植株调整:茄子在四门斗茄形成后,易出现枝叶繁茂、通风不良的情况。采用双干整枝法,适当摘除基部老叶、黄叶,保持植株间的通风透光
有用0
1.大棚温度管理。通常来说茄子在定植之后,对温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同时茄子又是喜温作物,因此,在一周后白天的温度小于或保持在30度左右,而夜间的时候则要小于或保持在15度以上。在此基础上,茄子开始出现明显的生长,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降低室温,以免植株徒长。直到茄子成熟,这个时候的温度一般要保持在白天25度上下,夜间12度左右。同时还要注意气候的变化,以免温度过高,防止植株徒长。
2.注意环境通风。一般来说在大棚内的温度以及湿度如果过高时,非常容易滋生细菌病虫害,因此当室温超过25度的时候,就需要及时进行通风换气。而如果夜间的温度高于15度的时候也需要适当的通风,特别是在阴雨天以及浇水之后,大棚内的湿度也是相对比较高的,这时候的通风也是必要的。如果在冬季的时候没有做好这些通风等工作,在来年早春的时候将会达到病害高峰期,更容易滋生细菌。
3.肥水管理。大棚种植茄子虽然说是为了反季蔬菜的上市,但是这种方式下的茄子生长速度并不是很快,而且对水的需求量也不是很大,采用小垄沟灌就可以,并且浇水的时候应该在晴天上午进行,通常来说在阴雨天或者是下午的时候是不宜浇水的,这样非常容易引起低温回升造成根系受损的情况。而在浇水后的几天之内,都需要适当的进行通风,每次浇水量要适量不宜过大。茄子的产量和肥料是密不可分的,从开花前期就需要进行追肥处理,通常来说是采摘一茬就需要施一次肥,可以使用复合肥或者尿素搭配硫酸钾,使用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之后再使用,千万不要使用生肥或者过浓的肥料。
4.整枝打杈。想要种植的茄子能够高产,那么整枝打杈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双杆整枝一般可以将第一次分叉下的侧枝一并剪除,只保留第一次分叉时出现的两条侧枝,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除了分枝也要全部去除。跟浇水是一样的道理,茄子整枝打杈也要晴天的上午进行,防止因为打杈造成切口感染。而在打杈的时候还要注意不要将侧枝紧靠结果枝打掉,要留一个短茬,这样能使得伤口远离主干,减少主干发病率。
有用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