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氮除了一般的生理功能外,对小麦苗期根、茎、叶的生长和分蘖起着重要作用,对拔节期绿叶面积的增大尤为显著。由于叶面积增大,增强了叶片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为穗分化,开花和籽粒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后期施用适量的氮肥,能够提高小麦的千粒重和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氮肥不足,造成小麦根少、株小、分蘖少、叶色浅、成熟早、穗小粒少、产量低。氮肥过量,也会造成苗期分蘖过多,有效分蘖降低,根系和地上部比例失调,茎秆徒长,抗逆性差,易受病虫害侵染,贪青晚熟,倒伏减产。
2.磷能使小麦早生根、早分蘖、早开花,并促进植株体内糖分和蛋白质的代谢,增强抗旱、抗寒能力。小麦开花后,在籽粒形成时能够加快灌浆速度,增加千粒重,提早成熟。如果磷素不足,苗期根系发育弱,分蘖减少,叶片狭窄呈紫色,小麦拔节、抽穗、开花延迟,且授粉也会受到影响,其结果是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产量下降。
3.钾能增强光合作用和促进光合产物向各个器官运转。在小麦苗期,钾能促进根系发育,拔节期能增加茎秆细胞壁厚度,促进细胞木质化,使茎秆坚硬,从而增强小麦抗寒、抗旱、抗高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在灌浆期,钾素可促进淀粉合成 养分转化和氮素的代谢,使小麦落黄好、成熟早,从而增加产量和改进品质。
4.小麦虽然吸收硫、锌、硼、锰、铜、钼等元素很少,但这些微量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却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小麦缺少某种微量元素,就会出现严重的缺素症状,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严重减产。例如锌在越冬前吸收较多,返青、拔节期缓慢上升,抽穗到成熟期吸收量最高,占整个生育期吸收量的43.3%。小麦幼苗生长阶段,锰营养不足会使麦苗基部出现白色、黄白色、褐色斑点,严重的叶片中部组织坏死、下垂。锰对小麦的叶片、茎的影响较大,饮锰的植株叶片和茎呈暗绿色,叶脉间呈浅绿色。缺硼的植株发育期推迟,雌雄蕊发育不良,造成小麦不能正常授粉、结实而影响产量。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