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长霉可能有以下原因:
真菌感染: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引起,在冬瓜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病,主要危害花、果实和叶片。发病初期,花及幼瓜的花瓣、柱头上会产生水渍状斑点,之后扩大并褪绿,继续扩展到花蒂部和嫩瓜上,呈现暗褐色。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褐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炭疽病:病原菌为炭疽病菌,主要危害冬瓜的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后,初期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水渍状斑点,后变为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果实染病后,表面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凹陷,颜色为黑褐色,病斑上还会产生粉红色的黏稠物,后期病斑上会长出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由真菌引起。发病时,冬瓜茎基部会出现粉红色霉层。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能带菌,从根部伤口或根冠侵入。土壤干旱、重茬、根结线虫及地下害虫多发病重。
环境因素:
湿度大:高湿度环境为霉菌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冬瓜种植环境湿度较高,或者在储存过程中处于潮湿环境,容易导致霉菌生长繁殖,进而使冬瓜长霉。
温度适宜: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和繁殖。如果冬瓜处于温度适宜霉菌生长的环境中,也容易长霉。
通风不良:通风条件差会导致空气流通不畅,使湿度在局部积聚,同时也不利于冬瓜表面水分的散发,为霉菌滋生创造了条件。
存储不当:
受伤或有创口:冬瓜在采摘、运输或存放过程中,如果表面受到损伤,霉菌就容易通过创口侵入冬瓜内部,导致长霉。
有用0
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冬瓜苗第一片真叶成金黄色,且装碗的土取自使用过除草剂的葱地,这种情况下冬瓜苗受到除草剂药害的可能性较大,留苗的意义可能不大。
除草剂对植物可能产生严重的伤害,尤其是幼苗阶段,抵抗力弱,很容易受到影响。即使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也可能难以完全恢复,且后续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发育不良的问题,如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开花结果异常等。
如果想要尝试补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更换土壤:尽快将冬瓜苗小心地取出,尽量避免对根系造成过多损伤,然后更换为未受除草剂污染的新土壤,重新栽种。
适当浇水:保持土壤适度湿润,但避免积水,有助于缓解可能的药害影响,促进根系恢复。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尝试使用一些适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芸苔素内酯等,按照说明进行喷施,以调节植株生长,增强其抗逆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因多种因素而异,可能无法完全挽救受药害的植株。
不过,总体来说,鉴于苗的状态以及土壤受除草剂污染的情况,重新育苗可能是更为稳妥的选择,以确保能获得健康的冬瓜植株和较好的收成。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