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伟 ·高级农业项目管理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2024-12-08
甘蓝叶片上出现黄斑可能是由以下几种病害引起的:
• 甘蓝病毒病:甘蓝病毒病主要是由芜菁花叶病毒引起的病害。苗期发病时,叶脉附近的叶肉黄化,并沿叶脉扩展。有的叶片上出现直径2—3毫米圆形褪绿黄斑或褪绿小斑点,后变为浓淡相间的绿色斑驳。成株发病时,嫩叶表现浓淡不均斑驳,老叶背面有黑褐色坏死环斑,后期容易穿孔。
• 甘蓝黄叶病:甘蓝黄叶病的病原为芥属黄萎镰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苗床上的幼苗发病,叶缘先变黄,后扩展到整个叶片,须根生长停止,3—5天即可死亡。
• 甘蓝霜霉病:甘蓝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面出现淡绿或黄色斑点,扩大后为黄色或黄褐色,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空气潮湿时,在相应的叶背面布满白色至灰白色霜状霉。
• 甘蓝叶斑病:叶上产生黄色、边缘分界不规则的病斑。病斑宽、铺展,浅黄褐色,后期融合成30-50mm大斑,致叶片枯死。主要症状:中央部由褐色变为灰白色,周缘为淡黄色的晕圈。
这些病害的症状都包括叶片上出现黄斑,具体是哪种病害需要根据黄斑的形状、大小、分布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坏死斑点、叶片皱缩等)来综合判断。防治这些病害通常需要采取包括农业措施(如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合理灌溉等)和化学防治(使用相应的杀菌剂)在内的综合管理措施。
有用0
郑军伟 ·高级农业项目管理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2024-12-08
甘蓝叶片上的黄斑可能是由几种不同的病害引起的,主要包括甘蓝病毒病和甘蓝黄叶病(又称甘蓝黄萎病或萎黄病)。
• 甘蓝病毒病:
• 症状:甘蓝病毒病的病叶上会出现褪绿斑,新叶明脉,轻微花叶,叶片及冬前叶球变小。第2年春天定植后发病的,叶片皱缩,质硬而脆,新叶明脉,轻微花叶。老叶背面有黑色坏死斑,严重者叶面畸形,叶脉坏死。
• 防治方法:包括深耕细作,彻底清除田边地头的杂草,及时拔除病株;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作为底肥,根据当地气候适时播种。苗期采取小水勤灌,可减轻病毒病发生。在天旱时,不要过分蹲苗。苗期5~6叶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药防治蚜虫。
• 甘蓝黄叶病:
• 症状:甘蓝黄叶病的病原为芥属黄萎镰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苗床上的幼苗发病,叶缘先变黄,后扩展到整个叶片,须根生长停止,3—5天即可死亡。移栽一周后至团棵期发病,叶缘变红、变黄,叶柄基部维管束变褐,大多数须根萎蔫,叶片由下至上逐渐脱落。
• 防治方法:农业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播种要避开高温干旱季节;蹲苗要适度,防止苗期土壤干旱,确保根系正常发育。化学防治方面,灌根是防治甘蓝黄叶病的最好方法,80%代森锰锌2500倍液对甘蓝黄叶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甘蓝移栽定植时,用80%代森锰锌2500倍液每株200—250毫升浇灌根部,为防止土壤板结,可待药液全部渗入土壤后,再覆1层干土。
综合以上信息,甘蓝叶片上的黄斑可能是由病毒病或黄叶病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症状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