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田常用的封闭除草药剂有以下几种:
乙草胺
- 作用特点: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可被杂草幼芽吸收,抑制杂草蛋白质合成,使杂草幼芽、幼根停止生长,最终死亡。
- 使用方法:花生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 - 150毫升,对水30 - 50公斤均匀喷雾于地表。
- 注意事项:沙土地使用时,用药量要适当减少,以免产生药害;土壤湿度大时有利于药效发挥,但雨后积水或遇低温易产生药害。
异丙甲草胺
- 作用特点:通过杂草幼芽和根部吸收,抑制杂草的脂肪和蛋白质合成,使杂草不能正常生长而死亡。
- 使用方法:在花生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00 - 150毫升,对水40 - 60公斤喷雾。
- 注意事项: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防护;土壤干旱时会影响除草效果,应在雨后或灌溉后施药。
扑草净
- 作用特点:内吸性选择性除草剂,通过杂草根系吸收并传导到地上部分,抑制杂草光合作用,使杂草因饥饿而死亡。
- 使用方法:花生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100 - 150克,对水30 - 50公斤喷雾。
- 注意事项:使用时要严格按照剂量,避免过量使用造成药害;该药持效期较长,后茬不宜种植敏感作物。
乙氧氟草醚
- 作用特点:触杀型除草剂,在有光的情况下发挥除草作用,可抑制杂草的色素合成,使杂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 使用方法:花生播后苗前,每亩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40 - 50毫升,对水40 - 50公斤均匀喷雾。
- 注意事项:对杂草幼芽杀伤力强,对成株杂草效果差;施药时要避免药剂飘移到其他作物上,以免产生药害。
以上药剂可根据花生田杂草种类、土壤质地等情况选择使用,也可将不同药剂合理复配使用,以扩大除草谱,提高除草效果。使用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用药安全和除草效果。
有用1
花生地封闭除草剂的主要种类及特点如下:
乙草胺:
类型:酰胺类芽前除草剂
作用机制:抑制杂草蛋白质合成,对禾本科杂草(稗草、狗尾草等)和部分阔叶杂草有效。
使用要点:播种后覆土前施用,需注意土壤湿度及后茬药害风险。
异丙甲草胺(都尔):
类型:酰胺类芽前除草剂
作用机制:通过幼芽吸收抑制细胞伸长,防除马唐、稗草等禾本科杂草。
使用要点:播种后立即施用,土壤湿度60%-70%时效果最佳。
氟乐灵:
二硝基苯胺类芽前除草剂
作用机制:抑制细胞分裂,持效期长但易光解挥发。
使用要点:需混土处理,防除禾本科及小粒阔叶杂草。
二甲戊灵:
二硝基苯胺类
作用机制:抑制杂草细胞分裂,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均有效。
三嗪类
作用机制:通过根茎叶吸收抑制光合作用,对阔叶杂草效果显著。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