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树果子上出现白色霉层,大概率是油茶炭疽病的典型症状。
油茶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常危害果实、叶片、枝条等部位。果实发病初期会出现褐色斑点,随着病情发展,斑点扩大并凹陷,后期病斑上会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上会涌出粉红色黏质物(分生孢子堆),有时也会伴随白色霉层(可能是其他腐生菌混合感染所致),严重时会导致果实腐烂、脱落。
防治建议:
1. 农业措施:
- 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原菌积累。
- 加强树势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避免偏施氮肥。
- 合理修剪,改善油茶林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
2. 药剂防治:
- 在发病初期(如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等药剂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具体用量按药剂说明书操作。
- 注意药剂轮换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若白色霉层特别浓密,也可能是油茶白绢病(主要危害根系和茎基部,但果实也可能受牵连),但白绢病的霉层多为白色丝绢状,后期会形成褐色小菌核,可结合这些特征进一步区分。总体而言,炭疽病的可能性更高,可按上述方法先针对性防治。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