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地里到处都生成豆腐渣一样的菌苞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采购商(8774)
采购商(8774)
花生地里出现豆腐渣一样的菌苞块,可能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白绢病: 症状表现:白绢病是花生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花生的茎基部、果柄及荚果等部位。在发病初期,病部通常会先出现褐色的斑点,随后逐渐扩大,表面会长出白色的绢丝状菌丝,这些菌丝呈放射状分布,后期菌丝会集结成菌核,形状如同豆腐渣。菌核初期为白色,之后会逐渐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当温度在 25℃-35℃,相对湿度在 80%以上时,发病较为严重。此外,种植地土壤黏重、排水不良、连作地块,以及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等,都会增加白绢病的发病几率。 菌核病: 症状表现:花生菌核病主要侵害花生的茎部、叶片、果柄和荚果。发病时,茎部会出现褐色的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并环绕茎部,导致植株枯萎。在潮湿的环境下,病部也会产生白色的菌丝体和黑色的菌核,菌核的形状、大小不一,初期质地较软,后期变硬,类似豆腐渣。叶片染病后,会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上也会有菌丝和菌核产生。果柄和荚果受害后,会导致果实腐烂或干瘪。 发病条件:病菌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病残体或种子中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染花生。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 10℃-30℃,相对湿度在 85%以上。连作地、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大等因素,都会促使菌核病的发生和发展。 如果发现花生地里出现这种异常情况,建议及时联系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实地查看和诊断,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少病害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11-16
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