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8月20日 11:01:53

水稻洪涝灾害应对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0日 11:01:53 来源: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作者:编辑小兔 阅读量:14769
导读:当前,全省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局部降水量突破500毫米,部分稻田受灾被淹。鉴于强降雨仍在持续,为科学应对极端天气对在田水稻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全省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局部降水量突破500毫米,部分稻田受灾被淹。鉴于强降雨仍在持续,为科学应对极端天气对在田水稻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水稻洪涝灾害应对技术指导意见-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一、水稻不同时期耐淹情况对比

水稻被淹后所造成的损失,与水稻在田时期和受淹时长密切相关。

(一)苗期。淹水4天内退水,后期通过补偿生长影响不大;淹没6天以上,秧苗大部分死亡。退水后观察,若心叶未死,大部分苗可恢复生长,但出水后黑根多、苗矮小、抗病力弱。

(二)分蘖期。受淹后分蘖停止,退水后高位分蘖增多,抽穗期推迟2-3天。淹没4天内产量损失较小,4天以上损失显著加大,一般减产2-3成,直至绝收。

(三)孕穗期。淹没叶尖2天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幼穗分化,颖花发育受阻;此时期没顶受淹4天以上减产3成左右;没顶受淹6天以上,产量巨降。

(四)开花结实期。水稻开花期对受淹最为敏感,开花期没顶淹水3天以上,产量减产5成以上;结实期受水淹没后,胚乳发育不良、秕率增多、减重减产,淹没5天内一般减产2-3成,超过7天则严重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一般减产5-6成。

水稻洪涝灾害应对技术指导意见-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二、短期受淹水稻田间管理建议

(一)再生稻头季。目前,全省再生稻头季正处于收获期,连续阴雨天气和淹涝可能会导致穗发芽和倒伏。建议:一是抢排积水。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防止受淹倒伏和穗上发芽。二是抢时收割。组织调度农机装备,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对尚未完全成熟的倒伏田块,酌情组织机械或人力收割,避免稻穗发芽。三是抢晴烘干。收获后及时烘干或晾晒,防止稻谷霉烂变质。

(二)中稻(含一季晚)。淹水对产量影响程度取决于淹水时间、水深、水温及水质和流速等因素,受灾后必须察看幼穗和根系是否坏死。若没有坏死,可以加强涝后补救管理,减轻灾害损失。建议:一是尽早排除积水。迅速组织人力物力,采用机械排水或挖排水沟等方法,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渍水,及早使水稻叶尖露出水面,尽量缩短受淹时间,减轻受灾损失。排水时应注意,高温烈日期间不能一次性将水排干,必须保留适当水层,使稻苗逐渐恢复生机。二是及时扶苗洗苗。随退水涝去漂浮物,减少对稻苗的压伤和苗叶腐烂现象。在退水刚露苗尖时进行洗苗,可用竹竿来回振荡,洗去茎叶泥沙。若处于幼穗分化前期,可随退水方向泼水洗苗扶理,清除烂叶黄叶。三是科学补充施肥。可在排水后3天以内,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或复合肥30-40公斤。淹没时间短、稻苗受害轻的,施肥量可少些;反之,施肥量适当多些。四是综合防治病虫。受涝受淹水稻植株抗病能力减弱,加上雨后湿度大,遇高温易受病虫为害。退水后应及时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瘟病,同时加强防控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

(三)双季晚稻。双季晚稻正处于分蘖期,此时秧苗耐淹性较强。建议:一是及早排水洗苗。受涝后及早排水露苗,清洗叶片上的泥浆。排水时保持适当浅水层,防止灾后升温过快造成青枯死苗。二是补施速效肥料。受淹后补施一次速效肥料,可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生长。

水稻洪涝灾害应对技术指导意见-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三、受灾绝收水稻相应补救建议

我省水稻“早翻秋”安全日期一般在7月25日之前,立秋已过,季节整体较迟,不宜冒险改种水稻。

(一)因地制宜蓄养再生稻。对抽穗开花期、孕穗期受灾严重(没顶淹水5天以上)的中稻,退水后若根茎仍有活力,可及时割去地上坏死部分按再生稻管理,同时补施少量促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可获得一定产量。

(二)因时制宜改种其他作物。出水较早的田块,要因时因地算好时间账和经济账,可根据具体情况改种玉米(鲜食和青贮)、秋马铃薯、速生蔬菜等作物,尽量弥补灾害损失;出水较晚的田块,准备好秋冬播。

来源: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老师你好,水稻秧苗发黄烂根的原因?求问!
采购商(7821)
采购商(7821)
水稻秧苗发黄烂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壤酸碱度不适宜:水稻适宜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会影响秧苗对养分的吸收,导致发黄烂根。 2、土壤肥力不足:土壤中缺乏氮、磷、钾等必需的营养元素,会导致秧苗生长不良,发黄烂根。 3、水分过多:秧板长时间积水,或秧板不平,低洼处积水,会使土壤通气性变差,根系缺氧,从而引起发黄烂根。 4、立枯病:是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后秧苗基部出现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并腐烂,导致秧苗发黄枯死。 5、施肥不当:过量施肥,或者施肥不均匀导致发黄烂根。 从图片上看,可能与局部水分过多或者立枯病有关。 防止水稻秧苗发黄烂根的办法如下: 1、苗床土壤调酸:PH调节到约5-5.5,使其适宜水稻生长。 2、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科学合理均匀施肥,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营养供应,同时不过量。 3、合理灌溉:秧厢周边要开沟,保持通畅,确保爽水,田间水分要适度,避免长期积水,2-3叶期前,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特别是机插软硬盘育秧,以此确保盘根良好。湿润育秧三叶期后,可适当建立浅水层。 4、立枯病防治: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敌克松等药剂进行拌种。发病初期,可喷施甲霜灵、恶霉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学习了解更多的水稻种植技术,可登录“水稻老夏”Wx公众号或“水稻老夏”抖音号。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4-09-25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聂烽锋
聂烽锋·中级农艺师 | 详情
清远市腾朋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86咨询量
94回复量
擅长:小白菜,花生,冬瓜,西红柿,红薯,南瓜,辣椒,韭菜,草莓,百香果,柑桔,葡萄,火龙果,荔枝,圣女果,水稻,玉米
限时免费提问
苗永建
苗永建·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
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11896咨询量
12863回复量
擅长:擅长茄子、土豆、西红柿、辣椒、鲜玉米、黄瓜、大豆、其他粮油作物、水稻等蔬菜/粮油作物种植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姚友华
姚友华·高级农艺师 | 详情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
岔河镇农技站
9997咨询量
11642回复量
擅长:擅长大麦,旱稻,小麦,大豆,其他粮油作物,水稻,农药,肥料,西瓜,草莓,西红柿等农作物种植。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