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怎么修剪?
惠农网·农技学堂
14582人阅读
无花果是一种适应性强、喜光喜热的果树,但其对低温、雨涝和虫鸟啄食较为敏感。无花果的果实一般在7至10月陆续成熟,采摘和运输过程中需避免挤压。采用塑料大棚种植无花果,不仅生产管理技术简单,还能提前和延迟采摘期,特别适合发展休闲观光采摘,对提升当地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一起学习下无花果树怎样种植和管理?
一、栽前准备
(一)建园
1.基础设施:建园时需提前规划,建设管理用房,压实土路,选择可靠水源。针对大棚位置,提前铺设浇水管道及阀门,挖好排水沟渠等基础设施,为无花果生产提供基础条件。
2.土壤选择
无花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为佳,喜弱碱性或中性土壤,最适pH值为7.2至7.5。在偏酸性土壤中,可通过增施生石灰、土杂肥来改良土壤,同时起到杀菌消毒和增肥作用。
3.大棚建设
大棚采用全钢架立柱结构,以镀锌钢管为拱架,呈拱椭圆形,跨度8米,肩高1.5米、脊高2.2米,拱杆间距1米,立柱4条,长度150米,南北走向。塑料覆盖膜选用厚度0.08毫米以上、透光率90%以上、使用寿命3年以上的聚氯乙烯(PVC)膜。压膜线采用高强度材料,棚门规格为1米×1.5米,安装防虫网。棚两侧各留4个小窗户,规格0.6米×0.6米,便于通风透气。
(二)品种选择
大棚种植无花果,宜选择更新能力强、新梢易结果、分枝能力差、抗病虫害、口感好的品种,如“波姬红”“布兰瑞克”“紫果”“青皮”“金傲芬”等,最好做到夏秋果兼有。
二、栽植
(一)栽植时间
无花果栽植分为秋栽和春栽。秋栽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春栽在3月上旬。秋栽的先长根后发芽,春栽的先发芽后生根,以秋栽为好。秋栽需做好地膜覆盖,防冬季冻伤。
(二)苗木选择
无花果多采用扦插繁殖,选1年生扦插苗,要求枝条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扦插苗一般从无花果果树上选择新枝,截取长度20厘米、胸径1厘米的短枝,剪口用油漆或蜡密封,防止苗木因水分蒸发而抽干死亡。
(三)栽植方式
大棚无花果栽植宜采用灌丛型栽培方式。栽植前全面深翻土地,施足有机肥。大棚两边各留1米生长空间,按株行距丛状栽植4行。在行间立柱上拉铁丝,固定新生枝条生长方向。栽植时挖40厘米×40厘米×40厘米的坑穴,将苗木根系放坑穴舒展后放土,微提后踏实。栽植后及时灌足水,待土壤出现缝隙时划锄保墒,之后浇水用滴灌,保持土壤干湿适度,直到苗木发芽。
(四)栽植密度
灌丛型栽培密度较大,可采取行距2米、株距0.5米,每个坑穴栽植2株,便于管理。每个大棚面积约1200平方米,栽植2400株。
三、管理措施
(一)整枝修剪
1.树型选择
大棚密植型无花果生产,树型宜选择丛状形,特点是多新枝、无主干、无树冠,由每年新抽生的枝条组成矮小的灌木丛生状态,便于人工选择强壮枝条快速形成结果枝。
2.修剪
平茬:每年11月底至12月上旬,无花果落叶准备进入休眠期,要将枝条全部剪除,剪口高于地表15厘米,剪口平滑,防止劈裂。剪后及时进行愈伤防腐消毒杀菌处理,等枝条萎缩干枯时,覆土保温,促进基部来年早发芽枝。
疏枝:每年3至5月,无花果发芽成枝期间,要对新生长的芽枝进行甄别,每株选3至5个作为丛生主枝,疏除过密枝、细弱枝和病枝,保留壮枝,逐步培育成结果枝组,并用细绳将部分枝条捆绑拉伸,打开中心,拉开生长空间。
摘心:无花果有新枝结果的特点,新枝条一钻出地面就开始结果。此时要疏除新枝40厘米以下的果实,保持新枝条生长优势。6月份无花果进入果实快速成长时期,在新梢长到1.8米左右时,要及时进行打头摘心,缓和顶端优势,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果实挂果成熟。8月中旬,枝条又分出新芽,待新芽长到60厘米时,达到“一叶一果”时,要再次打头摘心,这样能确保新长出的果实在10月份成熟,有利于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
(二)水肥及温湿度管理
1.水管理:根据土壤墒情和苗木生长情况补充水分。由于大棚温度高,无花果叶片大,枝叶生长快,水分蒸发量大,需大量水分,可采用软管进行滴灌浇水。浇水时期分为发芽期、新梢速长期、果实成熟期。发芽和新梢速长期间,每隔3天在下午进行滴灌浇水,以土不干不湿为好。果实成熟前要停止浇水,防止果大不甜,而且利于采摘。特别注意,由于无花果耐涝性差,在7至8月雨水多的季节,要特别注意大棚外沟的及时排水,防止无花果因涝致死。
2.肥料管理
基肥:无花果喜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佳,可用鸡粪或牛粪,施用时需发酵消毒。施肥时间一般在每年12月中下旬进行,结合枝条剪除在枝条干枯覆土时进行,采用开沟或坑穴的方式施于树行间。
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每年结合无花果生长状况进行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条快速生长;后期以磷钾钙肥为主,促进枝条和果实成熟。5月份以氮肥为主;6月下旬以复合肥为主进行追肥;7至10月份果实成熟期,以钙为主追肥1次。施肥时在行间开沟挖深20厘米的条状沟施入,尽量不接触根系,防止烧根。施肥可结合浇水进行,便于树体及时吸收。
3.温湿度管理:大棚无花果要加强温度管理,特别是在温度过高时,要及时打开门窗进行透气降温。2至4月是无花果发芽展叶期,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15至20℃,夜间不低于1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5至6月,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至30℃,夜间15℃以上,相对湿度控制在60%至70%;7至10月,棚内保持25至35℃的温度,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温度过高时,要及时滴灌浇水,打开门窗进行通风降温。
(三)中耕除草
无花果采收时间长,棚内土壤易板结,破坏根际土壤结构。要根据土壤类型,及时进行中耕松土,结合除草管理中的覆草方式,减轻土壤践踏。除草管理可采用行间生草覆草技术,常采用麦糠覆盖于地面的方式,厚度4厘米左右,既能抑制杂草生长,还能保湿保水,改善土壤墒情。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
炭疽病:主要在果实近熟时发生,常在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一直发展到晚秋,危害果实。发病前一个月左右,可喷施1次200倍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病时,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用双效灵200倍液树体喷雾,每周1次,连续喷3次,防治率可达95%以上。
叶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常使叶背粘满黄粉,最后病叶干枯早落。一般在6至7月开始侵染危害叶片,8至9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时,可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20%粉锈宁乳剂2000倍液进行防治,每周1次,连续喷3次,防治率达98%以上。
2.虫害:
蚂蚁:无花果成熟时散发甜味,会引诱蚂蚁上树觅食,导致果实被咬出孔洞。可在枝干底部涂抹少量辛硫磷粘胶或柴油,有效阻止蚂蚁上树。
黄刺蛾:7月中旬至8月下旬开始危害无花果叶片。幼虫期喷洒青虫菌800倍液可有效防治;成虫期可利用其趋光性,设置诱光灯进行诱杀。
(五)越冬管理
无花果怕冷怕冻,但设施种植冬季大棚温度可达5℃左右,能有效防止根系冻害。冬季管理主要是大棚保护,防大风、防雪压。可在大棚北面用砖头砌成40厘米厚墙作为挡风屏障,减缓风速。下雪时,及时清除棚上积雪,防止雪融化结冰,影响塑料膜使用寿命。
四、采收
无花果成熟期较长,应分批采收。果实成熟标志是果顶小孔裂开,果皮网纹明显。采果时戴硅胶手套操作,运往市场鲜销的果实提前采收,轻摘轻放,带蒂把采摘,采集箱平矮,最好分两层放置,减少损伤。不能立即销售的,放冷库冷藏,温度8℃左右,湿度85%至90%,但不宜久贮。
综上就是设施大棚无花果树的种植要点介绍,如果大家采取的是这种模式的,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参考一下。
关于无花果树怎样种植和管理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