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伟 ·高级农业项目管理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2021-08-21
胡萝卜种植技术 胡萝卜易于栽培,产量高,但是需要掌握关键的种植技术,并加强种植,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而确保胡萝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1 科学种植 1.1 选地和整地 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首先要选择好合适的地块,建议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者是沙壤土为宜,如果种植在较为黏重的土壤上,则会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在种植前还需要精细的整地,胡萝卜属于根茎类作物,在前作收获后要及时的深翻地,一般要求耕深为25~30cm,并结合深耕施用有机肥和根茎类专用生物菌肥,然后将地块耙平、耙细,平地起垄(胡萝卜起垄栽培产量高,质量好)。通常垄距为60~75cm,高为15~20cm,一垄双行播种,小行距宽为15~20cm。 1.2 播种 首先要选择好合适的品种,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气候条件,要求品种的适应性强,特别是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耐低温性及较强的抗病性和丰产性。选择合适的品种是确保高产、稳产的关键。播种时中原地区一般选择在每年7月下旬至8月初播种,最晚也不要晚于立秋,为了提高发芽出苗率降低间苗成本,可以采用种子编绳条播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每亩的用种量,确保间苗一次即可定苗。 1.3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胡萝卜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因此种植胡萝卜要严格的控制种植密度,如果种植的密度过大,会因植株间发生遮挡而使光合作用减弱,不但会使营养物质的合成减少,还会导致被遮挡的叶片早衰,导致产量下降。另外,种植密度还会影响胡萝卜根部的肥大程度。因此,要做好合理密植的工作,首先在胡萝卜发芽出苗长齐后及时的间苗,将弱小、病苗、杂苗拔除。第一次间苗是在长出1~2片真叶时进行,株距保持在3cm左右,并在间苗后中耕除草培土,以达到保墒的目的,第二次间苗选择在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具体的株距要根据品种来确定,每次间完苗后进行中耕。在长出6片真叶进行定苗,间距一般为8~10cm。值得注意的是,不可以一次性的按照定苗的间距进行播种,以免发生倒伏。
有用1
郑军伟 ·高级农业项目管理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2021-08-21
2 田间管理 2.1 中耕除草和培土 科学的田间管理是提高产量的关键,首先要加强中耕除草和培土,这是有效消灭杂草的措施,还可以促进胡萝卜的生长,可最大程度的减少草量,为下一年种植打下良好的土壤基础,另外,中耕除草还对控制病虫害有利,中耕除草一般选择天气晴朗的中午前后结合间苗进行,另外,在每次浇完水后要及时的培土。在肉质根的膨大期也需要中耕培土,可达到疏松土壤的作用,利于改善胡萝卜的外观。另外,还可以结合使用除草剂,不但可以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还可以节省劳动力,降低管理的难度。 2.2 浇水和施肥 胡萝卜的耐旱能力较强,但是也需要适时的浇水,通过合理的灌溉才能正常的生长,缺水会导致胡萝卜幼苗生长受阻,因此,需要合理浇水,在播种后需要浇齐苗水,保持垄面湿润,要避免忽干忽湿,从而确保出苗整齐。长齐苗后的幼苗如果不干旱则要尽量的少浇水,目的是促进根向下长。在肉质根的膨大期,胡萝卜对水分的需求量大,因此要提供充足的水,如果浇水不足会导致胡萝卜肉质细小,品质较差。但是要注意灌溉的力度不宜过大,严禁田间积水,在大雨过后要及时的排水,否则易出现烂根、肉质根分叉等现象,影响胡萝卜的品质和产量。基肥的施加并不能完全满足胡萝卜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因此要从定苗到收获进行合理的追肥,第一次追肥选择在胡萝卜刚出苗时,结合浇水进行,以尿素为主,20天后在肉质根的膨大期再追施第二次肥,追肥要科学合理,根据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以免发生徒长。
有用0
郑军伟 ·高级农业项目管理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2021-08-21
3 病虫害防治 3.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预防病虫害的主要措施,首先种植时要实施轮作,胡萝卜不宜连作,与禾本科作物等进行轮作可以明显的预防病虫害发生,在种植时要对土地进行深耕,这样可以将虫卵深翻到下层,从而消灭越冬的虫源,种植时可以在田间撒上生石灰,一方面可以增加地力,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消灭病虫害的作用,加强田间管理工作,如果在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的拔除,并集中烧毁。 3.2 微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是目前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利用虫害的天敌,或者利用生物制剂的作用,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如金线虫是胡萝卜主要的虫害,使用金线虫克星这种菌剂可以明显的刺激和促进胡萝卜根系以及植株的营养器官生长,按要求科学使用可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还可以有效的提高产量。 3.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可有针对性的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效果显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时要注意方法、用量和使用时机,不能滥用,否则会造成污染,影响胡萝卜的可食用性。
有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