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问一下,高粱螟虫主要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在此感谢!
采购商(7574) 提问于2024-11-27
1.为害症状: 幼虫在穗内吐丝结网,在网中蛀食籽粒,从谷子、高粱乳熟期开始为害,直到收获期。
2.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注意选用散穗型品种。(2)物理防治。把剪下的谷穗、高粱穗放在场内曝晒,并在四周放~圈谷草,晚间用谷草把穗子盖上由于太阳的曝晒和盖草,使温度上升,这样就会诱幼虫爬进谷草中躲藏起来,然后把谷草烧掉或用石滚子轧死其中幼虫或者晚上用席盖在谷穗堆上,使幼虫爬到席上,早晨把幼虫集中在~起加以消灭。(3)药剂防治。掌握在卵孵盛期或幼虫2龄前喷洒25%杀虫双水剂 500倍液,或50%杀螟威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4 000倍液,或42%特力克乳油 2 000倍液,对该虫防效明显且对高粱安全高粱对敌百虫、敌敌畏敏感,用后即产生药害,生产上不要使用。
有用0
一、高粱螟虫为害症状
苗期症状
高粱螟虫在苗期主要是初孵幼虫为害。初孵幼虫会取食高粱的心叶,在心叶上形成透明的小斑点。随着幼虫的生长,它们会逐渐蛀入高粱的茎秆内部。在苗期,如果螟虫为害严重,会导致高粱苗生长受阻,叶片发黄,甚至造成枯心苗。枯心苗表现为高粱苗的心叶枯死,而外部叶片还呈现出绿色,但整株高粱苗生长停滞,严重影响高粱的基本苗数,从而影响最终的产量。
拔节期 - 抽穗期症状
在这个时期,高粱螟虫的幼虫会蛀入高粱茎秆内部,在茎秆上形成蛀孔。蛀孔周围通常会有褐色的排泄物堆积,这是螟虫在茎秆内活动的一个明显特征。蛀入茎秆后的螟虫会破坏茎秆的输导组织,影响高粱植株的水分和养分运输。受螟虫为害的高粱植株,茎秆容易折断,尤其是在大风天气下,折断现象更为明显。这不仅会造成高粱植株的倒伏,还会导致高粱穗发育不良,籽粒灌浆不足,出现瘪粒、空粒现象,使高粱的产量和品质都大幅下降。
穗期症状
高粱螟虫在穗期也会为害高粱。幼虫会蛀入高粱穗柄和穗轴,影响高粱穗部的营养供应。被蛀食的穗柄容易折断,导致高粱穗下垂甚至脱落。在穗轴被蛀食的情况下,高粱籽粒的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半粒、瘪粒增多的情况,而且籽粒的千粒重降低,含淀粉量和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也会变差。
二、高粱螟虫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轮作倒茬
高粱与大豆、玉米等作物进行轮作,可以有效减少高粱螟虫的虫源。因为高粱螟虫具有一定的寄主专一性,轮作后,其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不利于螟虫的连续繁殖。例如,高粱与大豆轮作,大豆的根瘤菌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同时大豆的生长环境不利于高粱螟虫的生存,从而降低螟虫的种群数量。
清除田间残株
在高粱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的残株、枯叶等。这些残株和枯叶可能会残留有高粱螟虫的蛹或幼虫。将它们清除出田间并进行集中销毁,可以减少下一季高粱种植时螟虫的初始虫源。例如,可以将残株深埋或者进行堆肥处理,通过堆肥过程中的高温发酵杀死螟虫。
有用0
选用抗虫品种
种植抗虫品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一些高粱品种对高粱螟虫具有天然的抗性,其茎秆的硬度、叶片的绒毛密度等特性可能会对螟虫的取食、蛀入等行为产生阻碍。例如,某些高粱品种的茎秆表皮细胞硅质化程度较高,使得螟虫难以蛀入茎秆内部,从而减轻螟虫的为害。
物理防治
灯光诱捕
利用高粱螟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这些灯光在夜间能够吸引螟虫成虫,当螟虫飞向灯光时,会被灯下设置的捕虫装置捕获。一般每3 - 5亩地设置一盏灯,在螟虫成虫羽化高峰期,每天傍晚开灯,早晨关灯,可以有效诱杀大量的螟虫成虫,减少成虫的产卵量,从而控制螟虫的种群数量。
性诱剂诱捕
性诱剂是一种仿生的防治方法。通过在田间放置含有高粱螟虫性诱剂的诱捕器,可以吸引雄性螟虫。性诱剂释放出与雌性螟虫相似的性信息素,雄性螟虫被吸引过来后会被诱捕器捕获。这样可以干扰螟虫的正常交配,减少雌性螟虫的受精率,从而降低螟虫的繁殖数量。一般每亩地设置3 - 5个性诱剂诱捕器即可。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
高粱螟虫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天敌,如赤眼蜂、姬蜂等寄生蜂。这些寄生蜂会将卵产在高粱螟虫的卵或幼虫体内,通过寄生的方式杀死螟虫。在田间,应尽量减少使用广谱性的杀虫剂,以免杀伤这些天敌昆虫。
有用0